分享

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江山携手 2019-04-22

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踏莎行

宋·姜夔

【序文】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原词】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沔东:唐、宋州名,今湖北汉阳(属武汉市),姜夔早岁流寓此地。丁未元日: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

燕燕、莺莺:借指伊人。苏轼《张子野八十五岁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华胥:梦境。《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郎行:情郎那边。

淮南二句: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环佩空归月夜魂。此处化用其意。淮南,指合肥。    冥冥:自然界的幽暗深远。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赏析】

作者二十多岁时在合肥(宋时属淮南路)结识了某位女郎,后来分手了,但他对她一直眷念不已。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姜夔从第二故乡汉阳(宋时沔州)东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梦见了远别的恋人,写下此词。此词写感梦而寄相思,作者抓住这一题材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这首词意境优美,情味更浓。

这首词一开始即借莺莺燕燕字面称意中人,从称呼中流露出一种卿卿我我的缠绵情意。这里还有第二重含义,即比喻其人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可谓善于化用。这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乃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境。《列子》载黄帝曾梦游华青氏之国,故词写好梦云分明又向华胥见。夜有所梦,乃是日有所思的缘故。以下又通过梦中情人的自述,体贴对方的相思之情。她含情脉脉道:在这迢迢春夜中,薄情人(此为呢称)啊,你又怎能尽知我相思的深重呢?言下大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意味。

过片写别后睹物思人,旧情难忘。别后书辞,是指情人寄来的书信,捡阅犹新;别时针线,是指情人为自己所做衣眼,尚著在体。二句虽仅写出物件,而不直接言情,然皆情至之语。紧接着承上片梦见事,进一层写伊人之情。离魂暗逐郎行远郎行郎边,当时熟语,说她甚至连魂魄也脱离躯体,追逐词人来到远方。末二句写作者梦醒后深情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一片明月光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这样独自归去无人照管。一种借玉怜香之情,一种深切的负疚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这首词紧扣感梦之主题,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意境极浑成。词的后半部分,尤见幽绝奇绝。在构思上借鉴了唐传奇《离魂记》,记中倩娘居然能以出窍之灵魂追逐所爱者远游,着想奇妙。在意境与措语上,则又融合了杜诗《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句意。妙在自然浑融,不著痕迹。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赏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