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推手五字秘决和意念训练

 tjboyue 2019-04-22

推手五字秘诀

一、听

  “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耳听的功能、触觉功能和气场感应功能。这些功能的获得,主要通过盘架子。在长期的拳架练习过程中,耳听会越来越灵敏,动作会越来越匀称, “浑元一气”也会逐渐产生。耳听灵敏了,稍微响动,即会觉察;动作匀称了,才会感知对方的不匀;有了“浑元一气”,便会进入“不知而知,不觉而觉”的境界,使耳听、触觉和气场感应等功能,上升为妙不可言的知觉反应。只有以听为先导,推手时才不致成为盲人瞎马,临深渊而不知。

二、灵

  “灵”的含义也有三:形体灵、意念灵、 “灵光显现”。通过拳架轻而正的练习,将会通身产生高度的协调,意念和形体保持高度虚灵,身体某部出现灵光(即辉光)。有了如此之灵,推手时才可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放对方”;也只有灵,才可能做到“彼不动, 己不动;彼微动, 己先动;彼已动,己先至”。沾“沾”即依附或略有接触之意。推手时,在与对方接触上以后,就要通过接触点轻轻依附到他的身上,逆来顺受,随之而动,彼用多少力,我称多少力,处处注意不让其通过接触点将力传于我身,使之不能得知我的重心所在及变化,因而控制不了我的变化(:)这和推手的第一层意念“不受制于人”相吻合。“沾”的具体练法、用法,必须在明师的心传、口授、身教之下,才能真正掌握好。

四、粘

  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谓之“粘”。推手中的“粘”是要像“伤湿止痛膏”一样贴住对方接触自己的点上,而且是分量极轻的贴附,不至使对方感觉到力的存在,但又可牢牢粘贴对方,使其不易脱离,从而通过粘着点,处处探寻对方的重心点,控制对方,使其处处不能得劲。此即“我顺人背谓之粘”也。这也合于推手的第二层意念“控制人”。

五、缠

  缠,有缠绕、纠缠之意,如绳捆索绑。 “缠”字诀其意深矣,非到上乘功夫难以领会。在推手时和对方一接触,立即使对方感到如陷天罗地网,有手不能用,有脚不能动,神呆气滞,茫茫然不知所之。当达此境界时,接触点控制对方,非接触点亦控制对方;接触点可以发放对方,非接触点亦可发放对方。在自己的神念、气质的作用之下,发放对方如打“稻草人”。这也吻合于推手的第三层意念,也可以说是“浑元一气之道”的体现。在此境界之上,功夫一日精于一日,如能锲而不

舍,勇猛精进,自然得太极之真道矣。赵堡拳法非常讲究“真实性”,它充分体现在拳架、推手和散手中。可分为“形体真”, “意念真”, “神态真”。拳架着重练形体的协调性(即形体真),每一个动作都为实战中能运用而没,阶梯不同,训练方法也有所不同;推手着重练意念的专注性(即意念真),每层意念都随功夫深浅而异; “神态真”则是指推手和散手中在形与意合一的情况下,进入实战时的技击精神境界而言。推手中的“意念真”,是指推手时,不仅转圈,而且要一举一动都发挥出自己在拳架中练出来的能力,步法、身法、手法的转换和运用,都不忘防御对方,击败对方,致其于死地,务求实战所需要的真实意念。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一切都为我的胜利,为彼的失败而着想,毫不存荣辱之心,纯抱拳技要真实之科学精神o.只有意念真,才可能使推手和散手有机地结合起来,临阵胜似闲庭信步。切不可为推手而推手,以免练拳终生,一旦实战,不着门径,枉自哀叹。

  推手及推手所需要的真,都是为了技击实战而使用的训练手段。所以赵堡拳一般仅在自己门内进行推手训练,而不尚和别的太极拳派作推手比试功夫。只怕这种真打实作,会因为想法不同、派别之异,而影响人的感情。其实要想发扬中国真正拳法之灵魂——技击实战的真实性,太极拳爱好者就应该抛去门户之见,以及个人荣辱,共同切磋拳技,共同探讨实战拳法。

推手的三层意念的训练

一、第一层意念——“不受制于人”的训练

  在推手的第一阶段, “招熟”阶段,必须进行第一层意念“不受制于人”的训练。 “不受制于人”即“舍己从人”, “人刚我柔”, “随人而动”。这是进入太极大门的入门功夫,它是在拳架初步练到使形体比较轻柔、圆活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训练的。它要求与人推手时,做到处处不和对方发生顶撞或脱离,并且根据对方接触点上力量的大小、方向、速度和虚实的变换而变换,使对方的力始终落不到自己身体重心上(术语叫不受力)。这层意念的训练必须建立在拳架的初步功夫之上。形体要能够变动,你的第一层意念才有用,否则,你想不受力,始终势不由己,结果还是处处受力。一受力就顶撞,或则丢开对方的力点,这就是丢和顶。这也是许多人不能进入太极大门的关键所在。所以,第一层意念的训练至关重要。在这里,使形体练到转动自如,意念上不和对方丢顶(即招熟),就是在初步功夫上达到了阴阳的相对统一,相对平衡。丢和顶可以看作一对阴阳,丢和顶平衡,就是阴阳平衡,就是太极。同时,在这个小范围内形体和意念的初步合一,就是拳架和推手在这个层次上的合一·。形体与意念是阴阳,拳架与推手是阴阳,合一是太极。如果学者在这个阶段不能明此道理,就难于进入中层功夫。 ·‘

二、第二层意念一“控制人”的训练

  当第一层意念具备以后,推手就转入第二阶段即懂劲阶段的训练,同时要求具备第二层意念——“控制人’。 “控制人”是指和对方推手时,在不受力的基础上,时时处处用心,通过双方的接触点,寻找对方的中心点和重心点,来控制对方的中心和重心变化。它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意念处处在对方之先,他一动我就找他的重心。通过接触点能始终将对方故力源和重心及支撑腿的脚根控制住,就算达到了“控制人”的目的,即“我顺人背”。这个阶段的拳架练习, 已使形体具备了轻灵、圆活、均匀的一种粘糊劲。体现在推手上,即形体转动更为灵活、敏捷,意念想怎么控制对方,形体自然能做得出来。这时,拳架与推手、形体与意念又在高一层次上合一了,阴阳又在高一层次上平衡了,形成了高一层次的太极。学者如果到此境界,已步入了中乘功夫。

三、第三层意念——“发放人”的训练

  第三层意念,是具备了第二层意念后的又一升华。有了“不受制于人”、“控制人”的能力,必然要求“发放人”。既“不受制于人”,又要“控制人”,更要“发放人”,就是第三层意念。在这个阶段(神明阶段的推手),接触就能发,搭上就能放;同时, 自己的拳已练到周身一家,形体具备了极好的整体劲。学者能达此阶段,即进入了太极拳推手的上乘功夫。此时,意有所思,形有所动;拳架的形体,推手的意念,结合得更为高级,质量更高。在这个基础上的阴阳合一,产生了更高一层的太极,达到“出手就有”,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犯者应手即仆”的境界,通向了“浑元一气之道”,为推手步入散手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三层意念的训练,起于拳架、落于散手,主要是针对推手而言的。它大致反映了赵堡和式太极拳推手的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但在功夫不同的阶段,都应有相应的东西来充实、提高、完善它。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每一个阶段的拳架、推手、散手的具体变化情况,还需专题论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