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真意切——袁枚《祭妹文》赏析

 江山携手 2019-04-22



情真意切——袁枚《祭妹文》赏析

祭妹文

清·袁枚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䀢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注释】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1736年~1795年)。    丁亥:纪年的干支;乾隆丁亥,即1767年。    素文:名机,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生,与姓高的指腹为婚,后来高氏子恶劣无赖,高家的人请解除婚约,但素文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不肯解约。她婚后受尽虐待,不得已,与高家断绝关系,回居娘家。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卒,得四十岁。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年),袁枚为她营葬。    上元:旧县名。761年(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置。在今南京市。    羊山:在南京市东。    奠:祭献。

汝:你。    浙:浙江省,指杭州。    斯:此,这里。指羊山。    吾乡:袁枚的枚乡,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市)。    当时:指袁枚初生的时候。    觭梦:这里是做梦的意思。觭,得。语出《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滨三梦之法,二曰觭梦。    宁知:怎么知道。    归骨所:指葬地。    耶:语气词,表疑问。

以:因为。    一念之贞:一时信念中的贞节观。贞,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一种要求。忠诚地附属于丈夫(包括仅在名义上确定关系而实际上未结婚的丈夫),不管其情况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种信念和行为称之为    遇人仳离:《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肃欠)矣;条其(肃欠)矣。遇人之不淑矣。这里化用其语,意指遇到了不好的男人而终被离弃。遇人,是遇人不淑的略文。淑,善。仳离,分离。特指妇女被丈夫遗弃。    孤危:孤单困苦。    托落:即落拓,失意无聊,孤独不遇。

存:注定。这句说:虽然审你命中注定,实际上也是天意支配的结果。    累:连累;使之受罪。    未尝:义同未始,这里不作未曾解。    过:过失。

授经:这里同受经,指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封建社会里,儿童时就开始受这种教育。授,古亦同。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差肩而坐:谓兄妹并肩坐在一起。二人年龄有大小,所以肩膀高低不一。语出《管子·轻重甲》:管子差肩而问。    节义事:指封建社会里妇女单方面、无条件地忠于丈夫的事例。    遽:骤然,立即。    躬:身体。引早为亲自    蹈:踏,踩。实行。这句说:一到长大成人,你马上亲身实践了它。

使:如果。    诗书:《诗经》《尚书》。指前文中先生所授的    艰贞:困苦而又坚决。    若是:如此。

奋:张开。    出其间:出现在捉蟋蟀的地方。    虫:指前文中的蟋蟀。    僵:指死亡。    同临其穴:一同来到掩埋死蟋蟀的土坑边。

殓:收殓。葬前给尸体穿衣、下棺。    憬然赴目:清醒地来到眼前。憬然,醒悟的样子。

憩:休息。    书斋:书房。    双髻:挽束在头顶上的两个辫丫。古代女孩子的发式。    单缣:这里指用缣制成的单层衣衫。缣,双丝织成的细绢。    温:温习。    《缁衣》:《诗经·郑风》篇名。缁,黑色。    一章:《诗经》中诗凡一段称之为一章。

适:刚好。    奓户:开门。    琅琅然:清脆流畅的样子。形容读书声。    莞尔:微笑貌。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    则则:犹啧啧,赞叹声。

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日月相对,月亮圆满,所以称为望日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语出《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后泛指墓地。

弱冠: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意思是男子到了他举行冠礼(正式承认他是个成年人)。弱,名词。冠,动词。后因以弱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期的年龄。    粤行:到广东去。粤,广东省的简称。袁枚二十一岁时经广东到了广西他叔父袁鸿(字健槃)那里。袁鸿是文档巡抚金鉷的幕客。金鉷器重袁枚的才华,举荐他到北京考博学鸿词科。

掎:拉住。    恸:痛哭。

逾:越,经过。    披宫锦:指袁枚于1738年(乾隆三年)考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请假南归省亲的事。宫锦,宫廷作坊特制的丝织品。这里指用这种锦制成的宫袍。因唐代李白曾待诏翰林,着宫锦袍,后世遂用以称翰林的朝服。    厢:边屋。    案:狭长的桌子。    瞠视而笑:瞪眼看着笑,形容惊喜激动的情状。    长安:汉、唐旧都,即今西安市。    函使:递送信件的人。唐时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报登科之喜。此指传报录取消息的人,俗称报子    云尔:如此如此罢了。云,用在说话之后,表示话不尽记。尔,语气助词。

凡此琐琐:所有这些细小琐碎的事。袁枚有诗:远望蓬门树彩竿,举家相见问平安。同欣阆苑荣归早,尚说长安得信难。壁上泥金经雨淡,窗前梅柳带春寒。娇痴小妹怜兄贵,教把宫袍著与看。(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可与凡此琐琐去者相印证。

填膺:充满胸怀。    凄梗:悲伤凄切,心头像堵塞了一样。梗,阻塞。    历历:清晰得一一可数的样子。    逼取便逝:真要接近它,把握它,它就消失了。

嫛婗:婴儿。这里引申为儿时。    罗缕纪存:排成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保存着。罗缕,也作覙褛

可再:可以再有第二次。    证印:指袁枚的母亲章氏。

义绝:断绝情谊。这里指离婚。    阿奶:指袁枚的母亲章氏。    文墨:有关文字方面的事务。    :即用眼色示意。这里作期望解。

尝:曾经。    明经义:明白儒家经典的含义。    谙雅故:了解古书古事,知道前言往行的意思。语出《汉书·叙传》:函雅故,通古今。谙,熟闻熟知。    汝嫂:你嫂嫂,指袁枚的妻子王氏。    婉嫕:温柔和顺。出《晋书·武悼杨皇后传》:婉嫕有妇德。”    微缺然:稍有点欠缺。

长:年纪大。    身后:死后的一应事务。    先予以去:比我先离开人世。

终宵:整夜。    剌探:打听、探望。

小差:病情稍有好转。差,同    殗殜:病得不太厉害,但还没有痊愈,半起半卧。    娱遣:消遣。

稗官野史:指私人编定的笔记、小说之类的历史记载,与官方编号的正史相对而言。《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据说,西周高有掌管收录街谈巷议的官职,称为稗官,稗是碎米。稗官,取琐碎之义,即小官。    愕:惊骇。    聊资一欢:姑且作为一时的快乐。

吊:凭吊,游览。这句意思说:对于你的病,我因相信了医师所说不要紧的话。方才远游扬州。

虑戚吾心:顾虑着怕我心里难过。戚,忧愁。    阻人走报:阻止别人报急讯。走,跑。

绵惙:病势危险。    强:勉强。    诺:表示同意的答语,犹言

已:既。    诀:诀别。袁枚有哭妹诗:魂孤通梦速,江阔送终迟。自注:得信前一夕,梦与妹如平生欢。

果:果真。    未时:相当下午一至三时。    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支:同    一目未瞑:一只眼睛没有闭紧。    盖:发语词,表原因。

几许:多少。    知闻:听取,知道。    共汝筹画:和你一起商量,安排。

已矣:完了。

又卒难明:最终又难以明白。卒,终于。

天乎人乎:有史以来强烈时的呼唤,表示极端悲痛。这句说:然而就这样带着无穷的憾恨而终于完了啊!

付梓:付印。梓,树名。这里指印刷书籍用的雕板。素文的遗稿,附印在袁枚的《小仓山房全集》中,题为《素文女子遗稿》。袁枚为了它写了跋文。    代嫁:指代妹妹作主把外甥女嫁出去。    传:即《女弟素文传》。    窀穸:墓穴。这句说:只有你的墓穴,还没有筹划措办罢了。

先茔:祖先的墓地。    江广河深:言地理阻隔,交通不便。由南京到杭州,乘船要先经长江,后经运河,所以这样说。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这句说:所以请示母亲,自得她同意而把你安顿在这里,以便于扫墓祭吊。古人乡土观念很重,凡故乡有先茔的,一般都应归葬;不得已而葬在他乡,一般被看作非正式、非永久性的。所以文中既说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宁汝于斯,又说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特地将此事作为一个缺憾而郑重提出,并再三申明原因。下文的羁魂,也是着眼于此而言的。

阿印:《女弟素文传》载:女阿印,病瘖,一切人事器物不能音,而能书。其哭妹诗说:有女空生口,无言但点颐。”

冢:坟墓。    阿爷:袁枚的父亲袁滨,曾在各地为幕僚,于袁枚三十三岁时去世。    侍者:这里指妾。    阿兄:袁枚自称。    陶氏:作者的妾。亳州人,工棋善绣。

旷渺:空旷辽阔。    望:对着。    原隰:平广的代地。高而平的地叫原,低下而潮湿的地为隰。    栖霞:山名。一名摄山。在南京市东北。    风雨:泛指各种气候。    晨昏:指一天到晚。    羁魂:飘荡在他乡的魂魄。

戊寅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男:儿子。袁枚于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丧子。他的兄弟曾为此写过两首五言律诗,题为《民兄得了不举》。这就是文所说的哭侄诗”。袁枚写这篇祭文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再后两年,至六十三岁,其妾钟氏才生了一个儿子,名阿迟。    两女:袁枚的双生女儿。也是钟氏所生。    牙牙:小孩学话的声音。这里说两个女儿还很幼小。    周晬:周岁。

亲在未敢言老:古孝道规定,凡父母长辈在世,子女即使老了也不得说老。否则既不尊敬,又容易使年迈的长辈惊怵于已近死亡。出《礼记·坊记》:父母在,不称老。”袁枚这句话,是婉转地表示自己已经老了。按,袁枚这时六十一岁,母亲还健在。    齿危:牙齿摇摇欲坠。

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袁枚的堂弟袁树,字东芗,号芗亭,小名阿品,由进士任河南正阳县县令。当时也没有子女。据袁枚《先妣行状》所说,阿品有个儿子叫阿通;但那是袁枚写这篇《祭妹文》以后的事。    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身、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许多宗属。    无可继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按,专指男性。

可能:犹言能否

纸灰:锡箔、纸钱等焚烧后的灰烬。    朔风野大:旷野上,北风显得更大。


【赏析】

袁枚是性灵说的倡导者,主张为文要有真情。其文别具特色,善于描写景物,叙事记人。祭文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袁枚的《祭妹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

这篇祭文在叙述死者生平时从“嫛婗情状”一直写到气绝病故,概括了袁机一生的主要经历,却又并非记“流水账”,而是从兄妹的亲密关系着眼,选取所见、所闻、所梦之事,做绘声绘色的描述。这些片段的家庭琐事都“如影历历”,使读者感到真切可信。在追忆死者业绩时,着重从袁机在家庭生活中扶持阿奶、办治文墨、明经义谙雅故等方面来表现其德才,切合袁机的身份,分寸上也恰当。抒发哀悼之情,均以对往事的追忆为基础,偶尔穿插几句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使记叙、写景与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痛惜、哀伤、悔恨的真挚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袁素文名机,素文是她的字,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生。她容貌出众,最是风华质,还兼窈窕姿端丽为女兄弟冠,是袁家姐妹中长得最漂亮端庄的。袁素文又幼好读书,针线旁边常放着书卷,因此很会作诗。在她未满一周岁时,其父曾仗义救助亡友衡阳县令高清的妻儿,为高清平反了其生前一起因库亏而入狱的冤案。高清的胞弟高八为此感激涕零,表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若系男儿,就与袁素文婚配,以示报答袁家大恩。不久高八生了个儿子,于是送来金锁作为聘礼,这场指腹婚事就这样正式确定下来。可是当双方成年后,男方却只字不提嫁娶之事,直到1742年(乾隆七年)袁素文二十三岁时,高八突然捎来书信说,因为儿子有病不宜结婚,希望解除婚约。由于袁素文自幼深受封建礼教毒害,一闻婚早定,万死誓相随,所以听到男方要解除婚约,就手持金锁哭泣不止,终日绝食。不久高八病死,高清的儿子高继祖特来说明真相,原来高八之子高绎祖并非有病,而是有禽兽行,并且屡教不改,其父怕以怨报德,才托言儿子有病解约。可是袁素文为了固守旧礼教的一念之贞,竟不顾日后痛苦,仍坚持嫁给高八之子,一时被誉为所谓贞妇

袁家家境虽然一般,但因为家学渊源,注重读书,请了教师在家指导袁枚,对待女儿也一样,所以素文自幼随哥哥上课。她很喜爱读书,针线旁边常放着书卷,很会作诗,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她容貌出众,是袁家姐妹中长得最漂亮端庄的;尤其是她的脾性温柔,待人贤淑有礼,是出名的淑女。

二十五岁时,才貌双全的素文嫁到了如皋高家。婚后,素文孝敬公婆,深得公婆喜爱。可是高八之子绎祖,个头矮小,驼背斜眼,长相十分丑陋,而且品行极为恶劣。他性情暴戾,行为轻佻,整天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看到书卷就发怒,把她的诗稿烧毁,不准妻子读书和做针线,袁素文从此不再敢作诗,也不敢缝纫。他为了外出嫖妓,卖尽家产后又向袁素文逼索嫁妆,不答应就拳打脚踢,有时还用火烧灼袁素文,婆婆前来救护,他连母亲一起殴打,甚至把他母亲的牙齿都打下来了。就这样的虐待,素文还是一一忍受下来,在高家委曲求全,恪守妇道。后来,高绎祖聚赌输了很多钱,竟要卖掉袁素文抵债。她被逼无奈,逃到尼姑庵,看到无路可走了,才请人通知了娘家。袁父接到书信,心痛欲裂,当即赶到如皋告到官府,判决离婚后,他把女儿和她的女儿阿印领回了杭州老家。那年素文二十九岁,结婚才不过四年。

袁素文回到娘家以后,一方面悉心侍奉父母兄长,另一方面还惦念着婆母,经常寄赠衣食问安。三年后袁枚定居南京随园,素文也随着全家一起迁徙。由于婚姻极不美满,心灵上受到的创伤,她除了读书作诗自我安慰外,终日都闷闷不乐,生了病也不愿求医,终于在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病死,年仅39岁。

袁枚在《哭三妹五十韵》里写道:彩凤从鸦逐,红兰受雪欺。”“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袁素文这位贤淑的才女,由于受封建礼教毒害太深,所以导致了这场催人下泪的婚姻悲剧。她从淑女贤妇,结果却差一点成了被卖掉的弃妇,并因此过早离开人世,这是与她自幼深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袁枚作为她的兄长,也看出了这一点。他在《祭妹文》中说: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这种无可奈何的叹息,正是一种既沉痛又委婉的控诉。袁素文留在人间的,除了一个悲婉的故事,还有就是一本著作《素文女子遗稿》。

《祭妹文》构思精巧,别巨匠心,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素文墓地入笔到病根祸源的交代,从野外同捉蟋蟀到书斋共读诗经,从胞妹送哥眼泪流到把盏喜迎兄长归,从离家出嫁到中道归返,从侍奉母亲以示其德到关爱长兄以显其情,从素文之死到后事料理,情节层层推进,感情波起浪涌,叙事历历可见,抒情句句见心,文情并茂,浑然一体。

文章起笔交待亡妹所葬之地、祭奠时间,祭者身份等,紧接着呜呼一转,直呼亡妹,为全文奠定了凄切哀婉的悲怆基调。接着,简洁叙述妹妹的死因: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意为素文早亡其根源是少年时常听先生授经,爱听古人节义事,说明是封建诗书的腐朽观念侵害了素文,使她饱受苦难,英年早逝。

接下来,作者追忆与素文共度的难忘时光。童年相伴读书,差肩而坐,温馨之情溢于言表;同捉蟋蟀,同葬蟋蟀,则体现了妹妹性情温厚善良。其描述真实生动,一个天真活泼善良的孩童突现于眼前。这原本不为奇,妙就妙在作者把追忆与现实联系起来,当年兄妹同葬蟋蟀,后来孤兄独葬亡妹,物换星移,昨是今非,让作者潸然泪下。年长些时,袁枚远行广西,妹妹不忍哥哥分离,掎裳拽衣,放声大哭。当年有妹送兄行,后来唯独兄送妹归,令作者十分伤痛。袁枚考中进士,衣锦还家,妹妹惊喜万分,扶案而出,家人瞠视而笑。妹妹为哥哥中考得官而欣喜之情,和盘托出,手足之情可见一斑。往日种种琐事,历历如在作者眼前。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几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时光不可倒流,昔日也不再重来了。

随后,记妹妹归返母家的种种情形:服侍母亲;治办文墨;袁枚染病在床,妹妹终宵刺探,还想方设法让哥哥高兴,兄妹感情深厚。

而后,记妹妹病危和亡逝的情况。素文病入膏肓,大限将至,但不让人给哥哥报信,以宽兄长之心。忍死待兄归,然而终等不及哥哥归来含憾而终,死不瞑目。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袁枚已预感不祥,急赶归家,在妹妹逝去几小时后才赶到家中,其时素文四肢尚温,却未能与妹妹说上一句心中话,只怪自己轻信医言,远吊扬州,自责之情溢于言表。一句呜呼痛哉,把对亡妹的思念、同情、内疚、哀痛统统浓缩在伤心欲绝的悲叹中。

最后,简述妹妹亡后料理事宜。并随感而发: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末段,作者把视线拉回到眼前,回到祭奠的暮地。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逝者已逝,生者十分凄切哀伤。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对妹妹的怀念和挚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袁枚将整篇文章写得有灵性又不事雕琢。作者在回忆童年与妹妹同度的琐事时,信手拈来,清灵隽妙;悲悼亲人的遽然长逝时,又字字玑珠,句句血泪,真挚动人,感人肺腑。他在叙事中寄寓哀痛,行文中饱含真情,同时还穿插些许景物描绘,从而使痛惜、哀伤、悔恨、无可奈何之情有机地揉和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情真意切——袁枚《祭妹文》赏析


情真意切——袁枚《祭妹文》赏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