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白手起家,从贫困潦倒到帝王大业,堪称成功和逆袭的典范。不过朱元璋能够成就霸业也是离不开众多人才的助力,比如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等人。其中要数刘伯温功绩斐然名声在外,民间就有“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可见刘伯温在人民的心中是非常聪明睿智善于筹谋之人。 在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刘伯温的传说和故事,再加上一些影视作品的刻画和塑造,关于他神机妙算的形象也是愈发高大。据说在刘伯温临死之前还曾经有一个举动,那就是给朱元璋留下一筐鱼,但是朱元璋一直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一直到17年以后才恍然大悟,究竟这筐鱼暗示了什么道理呢? 据说“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诗是刘伯温所写,那么从中也可以看出刘伯温本人也是颇有些自恃才高恃才傲物的感觉,不仅自比孔明,而且还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输给孔明。那么刘伯温是否真的才智如此过人呢? 小编觉得对于很多历史人物而言,因为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民间流传,存在很多夸大的成分,刘伯温确实非常聪明,从小就是个小神童,学东西快,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聪慧之人自然就很善于从当前的现象中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刘伯温确实也帮助朱元璋做出很多正确的决策,最终成就天下,所以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不过根据一些史实资料有网友推测朱元璋对其其实没有那么信任和器重,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就是刘伯温并非一开始就跟随朱元璋的元老亲随,一开始的时候刘伯温还是元朝的官员,后来跟随过陈友谅,最后才投靠了朱元璋。虽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多疑的朱元璋对于刘伯温显然并没有那么信任有加。而且从关系亲疏来说,李善长等人和朱元璋是老乡,和朱元璋更为亲密。 朱元璋在打下江山以后一直也是励精图治,对各方面都进行改革,勤政廉政,尤其是在打击贪官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据说刘伯温在临死之前交给了朱元璋一本史书和一筐鱼,对于这一筐鱼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朱元璋也是一直费解。一直到17年以后面临立储问题的时候,朱元璋才想起了这筐鱼,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刘伯温在暗示为政要宽柔相济,不可以生硬的把所有的一切都用条条框框给筐住,否则就会像筐中的鱼一样很快被挤死。 所以后来朱元璋就立下朱允炆为继承人,不过刘伯温送一筐鱼的故事是否真实有待考证,但是朱元璋选择继承人的决定究竟是否正确?还是要看后人如何评判,网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