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赏析】 这首小诗写于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怜惜春花的感情。 《春晓》这首诗语言明白晓畅,诗境清新优美,情感细腻空灵,是孟浩然流传最广的诗篇。 美好的东西,比如春天的花朵,比如亮丽的青春,比如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容易消失而难以挽留。一想起这首诗,人们总会想起许许多多失落的惆怅。 可以说,“夜来风雨声”触动了诗人孟浩然敏感纤细的心弦,他则以这首淡而有味的小诗,拨动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心弦,让人们领悟到美和美的容易消逝,从而更加主动地去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