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这个简单的“五指复述法”,帮孩子搞定头疼的“看图说话”

 慧清书斋 2019-04-22

看图说话要求孩子不但要敢说,还得会说。没有逻辑思维,就哪怕说很多,说出来的东西也是啰嗦混乱的,别人听不懂,得分也不会高。我的改进方法是平时就多陪孩子做练习。

我用到了“五指复述法”。“五指复述法”是美国小朋友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把构成故事最重要的五大要素:主角、地点、问题、事件、解决办法,和五根手指联系起来,方便孩子理解记忆。

我也想把这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分享给更多人。虽然不见得每个孩子都适用,但一定是对家长有参考价值的,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

一、什么是五指复述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你讲完一本书,要求孩子复述故事的内容。孩子看着书上的彩色图画,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讲起来。过一会,他讲完了,你却什么都没听懂。我自己孩子刚开始讲故事时就是这样,听她讲完,我脑袋里只有一个字:乱。(流汗)

看来,看图说话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也很重要。小朋友看着图,脑海里是一个个情节片段,如何才能将这些片段有逻辑的表达出来呢?这就需要学会抓重点了,记住构成故事最重要的五大要素:主角、地点、问题、情节、结果/解决办法。一个一个要素讲下来,就会有逻辑有条理。“五指复述法”就是把五大要素和五根手指联系在一起,方便孩子记忆,像下面这张图:

大拇指:故事主角  Characters  

· 食指: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  Setting  

· 中指:故事里出现的问题 Problem  

· 无名指:故事的情节 Events  

· 小拇指:结果或是解决办法 Solution

二、如何运用五指复述法

知道“五指复述法”是什么,只是练习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我们在运用中为孩子做好引导。在没有使用五指复述法时,我常常问孩子:“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想以此诱发她看图讲话。但其实,这种open的问题,孩子很难回答。因为孩子的记忆是分段式的,当你这么去问时,他只能回忆出故事里的只言片语,不知该从何说起。

如果我们用五指复述法来问,就清晰多了:

“故事主角是谁?”

“故事发生在哪里?”

“故事里主角遇到了什么问题?”

“然后发生了什么?”

“最后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故事结局是什么呢?”

每问一个问题,可以拉拉孩子对应的那个手指,帮孩子把手指和手指代表的关键词联系起来。这样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孩子熟练后,就可以独立地借助五指复述法看图说话了。这样下去,孩子在考试遇见看图写话的题目呢,也可以运用这些。“拉拉手指”想一想,小作文不是问题!

给大家分享这些,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教育思路的梳理。当我回头看,我会觉得,“五指复述法”带给孩子的收获,并不局限于看图说话,还有做事方法上的改变。

孩子做事会更善于抓重点。我家时不时会有新桌游到货,我一般会在念完说明书后,请孩子讲讲大致的游戏规则。(也是顺便考验下她的记忆和复述能力)

经过五指法的练习后,千寻讲游戏规则时,更懂得抓要点,“游戏背景是什么、游戏角色有几个……”。孩子做事会更有条理。

(来源:东西儿童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