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建我们的幸福家园——写在我市创卫攻坚之际

 乐读书时 2019-04-22

  进入新时代,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众多荣誉的阳泉,致力向“国家卫生城市”迈进。这不仅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迈向新时代的阳泉人民共同的心声和梦想。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夺牌是目标,但从来不是目的。转型发展中的阳泉,迫切需要打造优良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每天都在期待着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生活更加美好。顺应发展要求,回应民生期待,全市自上而下拧成一股绳,齐心推进,创卫工作不断取得崭新成效。

  行百里者半九十。眼下,阳泉的创卫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决战时期,即将迎来省爱卫会对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这是对我市前一阶段创卫工作的一次检验,更是进一步推进我市创建工作的有利契机。身为阳泉人,我们须凝神聚力,再鼓干劲,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在创卫中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抓住问题 啃硬骨头

  改革开放的40年,是阳泉快速发展的40年。然而,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经济地区和老工业基地,阳泉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建设却落下了步子。长期的煤炭开采,让阳泉的城市基础建设存在大量欠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曾经辉煌的“小上海”一度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

  迈入新时代,面对新征程,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期的阳泉急需一场巨变。

  2018年4月10日,全市“五城联创”动员大会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其中的一项核心任务、关键任务,纳入“五城联创”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然而,创卫之路,任重道远。根据摸底统计,我市建成区有425个破旧小区需改造,有254条街巷需维修;标准化菜市场严重不足,硬件完全达标的也就3个,其余14个需要改造和规范,特别是活禽销售没有一个市场接纳;有19个便民市场需规范;公厕数量不足,绝大部分达不到标准,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有43个城中村、城乡接合部需要整治规范;有近6000座农村旱厕需要按照无害化厕所标准改造;有40多家废品收购站需要拆迁整治。

  面对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量,全市各级各单位坚定信心,直击民生痛点,从“最难啃”的骨头入手,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着力在提升环境质量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上打一个翻身仗。

  2018年8月21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指挥部第一次专题会议。此后每月都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市委书记关建勋多次强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普惠的民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补齐民生短板的重大举措,在“五城联创”中有牵引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事关阳泉形象、事关阳泉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决战决胜的精神和勇气,全力以赴做好创卫工作。

  突出民生导向、问题导向,一场创卫攻坚战全面打响。

以上率下 率先垂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卫攻坚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阳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关建勋担任指挥部政委,由市长雷健坤担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则由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组成,组建的6个创建组组长和5个片区包保领导均由市级领导担任,通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保障了创建工作高效运行。

  在此基础上,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带头示范,分别深入创卫一线指导督查、开展工作。去年以来,市委书记关建勋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次深入到商业闹市区,上站街道、下站街道、绿矾沟小区、洪东小区、长岭村,开发区大连街等城市重点地段和区域,具体了解小区基础设施、地下管网、停车管理以及绿化美化等情况,查看市容环境整治,督导创卫工程项目进展,征求群众对于抓好创建工作、建设美丽山城的意见建议,现场督办、解决存在问题。市长雷健坤深入开发区居馨花园小区、城区中医院片区、矿区赛鱼特色步行街等地,实地查看城市老旧片区改造、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样板小区打造、街道创建情况。其他市级包片领导经常深入包片地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各片区主要领导同样把深入一线指导工作常态化,为创卫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全市上下对创卫的思想认识有了根本提升。

  工作中,我市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了《阳泉市爱国卫生条例》《阳泉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并定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去年以来,印发了《阳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行动方案》《阳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考评与奖惩暂行办法》《综合建设整治组实施细则》《健康、食品、卫生整治组实施细则》等指导性文件,通过细化分解方案,分解压实责任,督促各片区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范围内的创卫攻坚实施方案及各组实施细则,将各自创卫攻坚任务及承担的市级创卫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指挥部还建立了定期调研及专题会议制度,对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提交、专题研究解决。针对全市创卫进展情况,及时提出建立“市统筹、区主体、部门主动”的整体工作机制,以及具体的工作机制,即统筹机制、分配机制、问题处置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督促检查机制、调度协调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阶段考核机制,建立了创卫领导组、指挥部办公室、分组联系3个微信群,建立了简报、双日动态、督查通报3个动态信息发布渠道,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层层推进创卫工作。

  根据创卫工作的深入推进,去年以来,指挥部适时调整组织体系,把创建工作不断细化,将原先的综合整治建设组细分为工程项目组和综合整治组;新增架空线路和铁路沿线综合整治组。在具体推进过程中,突出督查考核组作用,抽调专人组建了5个督查小组,通过分片督查来强化督促检查工作,见真见实地加以推进,对创卫开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动作用。

上下同心 其利断金

  目标确定,号角吹响。全市各级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一方面结合我市实际,着手于补齐城市在民生、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着眼于“创卫”的业务指标要求,全面推开创卫攻坚。

  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要求,各级各相关单位普遍制定了创卫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结合创卫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单项工作方案和整治计划,将创卫工作任务和要求分解落实到位,形成了“千斤重担万人挑,齐心协力抓创卫”的工作格局。

  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评分表》10个方面46项、1000分内容,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我市着力在提高市民素质上做文章、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补短板、在打造亮点上求突破。强抓“四大工程”,即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市容市貌整治工程、交通秩序整治工程,攻克“三大重点”,即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公共场所卫生改善,规范设置早夜市、便民市场和农贸市场卫生管理。

  这些整治工程和攻坚项目,覆盖了52平方公里创建范围内的300余条主次街道、900个居民小区(楼栋)、30余座桥梁涵洞、60余个公园小游园、43个周边村和城中村、55个在建工地。对照创卫标准和要求,各县区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以“创卫有我、创卫必成”的信心和决心,誓在这场战役中交出满意答卷。

  ——城区动员全区干部职工投身其中,将全区1400多名干部编为30个包保组,由区级领导带队,每周至少一次参与“创卫”劳动并纳入长效机制,领导干部要主动带头,以身作则,充当“创卫”攻坚的主力军、验收员、监督者。

  ——矿区结合实际,在创卫工作中出实招,全面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区域化联动、网格化管理”的创卫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压实创卫责任,促进作风转变,确保每一块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位,实现创卫工作全方位、全覆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开发区按照市创卫攻坚指挥部要求,将创卫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倒排工期,落实包保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向各部门、各单位下发创卫攻坚任务清单,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郊区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在创卫宣传发动上不断创新,通过“打造一批公益广告、悬挂一块提示牌、制作一幅宣传画、组织一场文艺演出、组建一支宣传志愿者队伍、推出一批宣传专栏(题)、用好一个宣传大喇叭、画一幅创卫手抄报、推送一段温馨提示、填写一张调查问卷”的“十个一”宣传方式,大力营造全方位的创卫氛围,努力实现建成区创卫社会宣传全覆盖、新闻媒体报道全覆盖、创卫文艺宣传演出全覆盖、志愿者服务全覆盖、文明考核全覆盖、督查曝光全覆盖等创卫宣传“六个全覆盖”。

  ——阳煤集团高度重视创卫工作,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早实施,迅速完成建档工程和老旧小区排查摸底工作,并积极推进宣传发动、问题整改、信息报送等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创卫的浓厚氛围。公司下属基层各单位也积极投身创卫工作,迅速掀起创卫热潮。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工程项目7584项,完成率79.66%。其中,共完成街路维修88条,完成新建和提标公厕188座;居民小区综合整治共820项,开工765项,完工730项。市容市貌整治方面,拆违拆临约15.8万平方米,规划更换4491块门头牌匾,完成建成区内74家废品收购站点的取缔工作;线路整治方面,70余个街区按标准完成整治。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卫生方面,卫生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管理人员和卫生设施基本配备到位,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健康卫生方面,规范整治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摊点“三小场所”2376家,达标率53.73%;规范整治小美容美发、小歌舞厅、小浴室、小旅店“四小场所”686个,完成率67%。

人人参与 齐抓共管

  创卫工作是一项标准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单位各部门攻坚克难、合力推进,更需要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让每一个阳泉人都参与进来,使市民真正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我是阳泉人,阳泉是我家”。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开展入户宣传行动、先锋引领行动、公益广告造势行动、短信提醒行动、“小手拉大手”行动、夕阳红行动、媒体监督行动、劳模示范行动、青春助力行动和巾帼建功行动等创卫社会宣传“十大行动”,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全民总动员、共创卫生城”的宣传,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全市创卫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各个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的党员群众、青年志愿者纷纷加入到创卫的队伍中来——

  市直机关党组织开展了“创卫攻坚·共产党员走在先”活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卫攻坚部署要求,按照“属地为主、集中配属、对接片区、入社进街、共创共建”的原则,将市直机关与各创建片区精准对接、协调联动,集中整治“十乱”现象和扰乱城市秩序的行为,推动创卫工作向纵深开展,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全市团组织发动来自市直机关、金融系统、学校、社区的青年志愿者,走进街道、社区,开展“创卫”集中宣传活动,为沿街商铺钉挂“门前三包”责任牌,向商铺经营者、过往行人发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资料,集中清理墙壁、地面、箱体、树干及其他构建物上喷涂、张贴的各类“小广告”,捡拾绿化带内的垃圾,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创卫活动中。

  矿区各街道在创卫工作中主动作为、积极动员,不断刷新辖区“颜值”,倡导“人人参与、惠及人人”。工作中,平潭街街道共清理垃圾死角282处、倾倒垃圾180余车、集中清运马家坪社区馨康一期32号楼和中环快速路拆迁后遗留的各类垃圾608吨、清理“牛皮癣”约20000处、整治楼院卫生150余栋、粉刷树木1700棵、粉刷主干道的墙面5000多平方米。

  城区新华东街社区针对辖区“老旧楼栋多、小街小巷多、卫生死角多”的特点,群策群力,按照有规划、有组织、有责任、有重点、有标准、有榜样的“六有”工作法,扎实推进创卫工作,卫生死角消失了,坑洼路面平整了,乱堆乱放不见了,社区环境大为改观。

  楼道清理、违建拆除、修建公厕、楼体整饰、管网改造……各项具体的创建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广大群众对创卫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家住矿区的市民周振海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居住的环境在一点一点变好,幸福感也提升了。”

风正时济 任重道远

  如今的阳泉,环境舒适了,城市变靓了,人们参与了创卫行动,见证了创卫变化,共享着创卫成果,一幅生态宜居的新画卷正在从容铺展,一派文明和谐的新风尚正在蔚然形成。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的创卫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部分工程还未完工、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不够等,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再加把劲,着力堵漏洞、补短板,进一步抓实抓细工作,巩固已有成果,争取新的成效,来一场全市环境整治方面的脱胎换骨,让创卫行动不断成为造福于民、日新月异的具体实践,这正是创建的最大初衷。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

  “我们将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决战决胜创卫攻坚,重点在新建和提标公厕、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持续整治城市‘十乱’、农贸市场、便民市场和早夜市、建筑物顶及‘六小行业’,完善‘多勤合一’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再下功夫,真正打造阳泉创卫特色。”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如是说。

  大考在即,每个阳泉人都责无旁贷,更当人人响应、人人参与,全力打赢创卫攻坚战,让我们热爱的这座城市在创建的过程中更加美丽、让每个阳泉人的生活都更加幸福甜蜜。

来源 | 阳泉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