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年代外国人镜头下的桂林农村

 探知社 2019-04-22


1986年的桂林乡间小道上,几位农家姑娘带着草帽挑着担子,正在辛勤劳作。一个个扎着双尾辫子,脚步轻快,在风景秀丽的乡间路上,留下一阵80年代浓浓的田园风情。


田间地头,一位农村妇女正在修理板车轮胎。现在板车不常见了,以前的时候可是农家耕作拉货的好帮手。构造简单,便于维修,村里老少也都信手拈来。


灌溉时节,图中这位大哥正在自家地头修理水渠,旁边放着一个喷洒农药的工具。在不少农村,这种灌溉方法叫做浇地。修上几条人工简易渠,或利用泵抽井水,或用水库河水,干旱时节都要忙上一阵儿。


庄稼种上到收获,中间少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这位大哥帮着裤腿,肩上扛着一把锄头,比北方的锄头宽大不少。因为常年忙于农活儿,身体略显消瘦。


图为乡村路旁的公共厕所,一个小房子中间隔开,分别写上男女两个大字,就构成了简易卫生间。不少乡村地区,这种厕所现在还很常见。


数千年的耕作文明,我国流传下来了不少实用农具。图中这件你知道是干什么的吗?木质结构,上面一个宽大的入口,后边一个滚轴,下边是一个小出口。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打水稻用的。


桂林山水闻名国内外,那时候到国内旅游的外国游客,沉醉于桂林美景的同时,对于中国乡村民俗风情,也是好奇得很。图中这位女游客就坐在自行车上,在一位大爷家里兴致勃勃地拍照。


临走,这对外国游客还不忘带上当地村民的斗笠,拍照合影留个纪念。随着时间的发展,旅游市场的兴旺,各地不少风情民俗村也都成了热门去处。虽然一些老物件儿已经看不到了,比起城市的钢筋水泥来,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