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假期,除了休整,也做了一些思考。 “青器”要写多久?写什么?价值何在? 与清波门好一通思辨,摈弃了当下公众号们的常规套路,终于有了一点思路。不愿随大流,是因为“青器”不想盈利,一分都不想。 说到盈利,有件事想说明。有些朋友留言说想要买“青器”文章里展示的南宋官窑瓷片,恕小橋一律以沉默复之。这些瓷片乃小橋珍藏,来之甚为不易,若卖掉,我们便没有机会来真切地学习南宋官窑了。 言归正传,小橋的“青器”: 1.若能有机缘持续学习,就持续地写。并且,只有原创。 2.写作的内容虽然有些散漫随性,但基本上都是现阶段的学习心得和古陶瓷收藏的看法,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主要内容分为三类: 1) 用图文阐述南宋官窑,包括其历史脉络、与之相关的南宋文化、工艺与鉴赏,以及修内司和两大窑址,当然,中间会有一些些风花雪月以提升古陶瓷美学; 2) 从不同维度辨析南宋官窑,比如进一步用实物区分龙泉窑、辨别后世仿品、以及区分老虎洞和郊坛下的南宋官窑; 3) 进一步阐述南宋官窑的鉴赏与收藏的价值观,如结合存世器与收藏之现状,客观分析瓷片、残器乃至完整器的可及性和收藏价值。 3.价值呢? 小橋谨以浅薄的领悟和更多的刻苦所学,毫无保留地真实输出,不枉先生倾力传授、不负道友们阅读“青器”的每一个时刻。 掌心的瓷片,先生给的。拿透明胶带把它们连在了一起,原本的断裂的片纹也成了彼此的延续。这是一个南宋官窑碗的口沿,有少量土沁,灰黑薄胎&粉青厚釉,釉面肥润如玉、内见冰裂纹和绵密气泡,碗口薄釉下可见胎土呈粉紫色,断面胎土则为典型南宋官窑,坚硬绵厚、断角亦是温润而不割手: 对于南宋官窑瓷片,三个月前,小橋还不会看,现在能独立识别并描述了,没有丝毫显摆之意,只想更多人也认识并理解南宋官窑。 这,是“青器”的目标。 于江南小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