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

 广州玉 2019-04-23

唐代诗人做《夜泊秦淮》一首,其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思是说那些美貌又有才华的乐伎女子在唱着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名曲而不知道隔江的隋朝军队已经逼近所带来的亡国之危。

《南史》记载说陈后主每引宾客与贵妃张丽华等游宴,然后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将这些诗里写得辞情浓丽的作为歌词谱曲传唱,“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也就是说,“玉树后庭花”南北朝末期江南陈朝宫中所传唱的秾辞艳曲。从这个角度来讲,“玉树后庭花”不是专指哪一首词曲,只是形容秾辞艳曲的那一个种类的曲子。

《隋书》则说“后主所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因为后主所作新歌里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这一句,所以取其一句为曲名。如果是按照《隋书》的记载,应该是陈后主首倡新调,而后那些学士们纷纷效仿,所以“玉树后庭花”就成了一个曲类。到唐代教坊曲还有“后庭花”,后来“后庭花”成了一个词牌名,北宋的著名词人张先也写过以“玉树后庭花”为词牌名的词。

因为陈后主所作的那首《玉树后庭花》开头一句就说“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所以被视为不吉利的亡国之音。

“后庭花”有人认为是指海棠花,也有人认为是指鸡冠花。“玉树”有人认为是指槐树。也有可能根本都没有确指,只是形容长在庭院中的花木,形容其美丽而已。或者“玉树”、“后庭花”指的就是那些游宴中的男女学士、宾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