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摄:johnsoft 1417字/4分钟阅读 这个信息,让我忍不住发抖,连脑海里想一下都觉得心脏紧缩。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跳下去的那刻到底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是一种怎样强烈的情绪促使他纵身一跃。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不能仅仅是惋惜,也不是仅仅指责父母给的压力大,更不是指责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 而是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我想应该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吧。不仅关乎生,也要涉及死。我的孩子3岁的时候,养的鱼有一条没几天就死掉了,他哭得很伤心。甚至用一个透明的瓶子把小鱼装进去,走哪儿都抱着瓶子。家里的老人都说会臭掉,赶紧扔掉,可他就是不放手。后来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小鱼挖一个小坟墓,埋起来。如果他觉得想念小鱼的时候就去那里跟它说说话。我们把鱼儿埋起来的时候,他还坐在埋鱼的小树旁边哭了好久,见到一个人从旁边经过,就要跟人家说一遍“我的小鱼死了”,大家看到小孩子伤心,也都会安慰两句。 我也借着那件事告诉他生命可贵,哪怕是一条鱼,它的生命也值得珍惜。他竟然记住了这件事,事隔7年,因为搬离原来居住的城市,他连小时候一起玩的小伙伴的名字都模糊了,却还清晰地记着这件事。以后也养过几次鱼,也陆续死过几条,但只有第一次失去的时候让他印象深刻,我很庆幸没有错失这第一次的机会。 其次,我想是关于情绪管理的练习。这是一项非常难的练习,即使是成年人,我们理智上都知道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还是会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放任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而没有建设性的帮助。 我也会在孩子不认真写作业的时候啰啰嗦嗦。很奇怪那些批评的言词,完全没有任何阻碍,就那么非常顺畅地从口中流出。有些甚至是我以为我绝对不会走父母老路的话语。 所以我要很努力地提醒自己,不能放任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适可而止。我也跟孩子约定,如果他反感,直接说“现在我很生气,请你停止”,作为对我的提醒。 因为我发现,在他做的不对的事情上两三句话的批评,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再多说,就会带着自己的负性情绪,甚至会把既往相似的问题又拎出来唠叨,反而让他产生反感。那之前他对错误的认识就会被后来的愤怒掩盖了。其实达不到教育他的目的。 当然,要想管理情绪,还得学会梳理情绪。练习用不同的形容词,形容当下的心情。也要练习通过别人的话语体会他的情绪。儿子像祥林嫂一样不厌其烦地跟路过的人说“我的小鱼死了”,就是在表达他很伤心,只是他那个时候还不会用这个词语,所以作为长辈,我就帮他用形容词重新描述了一遍“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很难过”。 到他大一些,就能够直接对我说“我现在生气了”,“我很高兴”,“我觉得委屈”,“我害怕”……对于这样的表达,我认为是可以鼓励的,因为说清了他的情绪之后,我们给他以正面的反馈,他反而不容易出现其他攻击的行为。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利用各种机会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错过无法回头。有时候他听说了谁谁自杀的新闻,会问我们。我们会很诚恳地告诉他,选择自杀应该是那个人觉得太难太难了,虽然我们都承认自杀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回头。生活总是问题摞着问题,那就一个一个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放着。 但是爱惜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自爱的表现,最该爱自己的就是本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尊重、爱护自己,还有谁会尊重你。 我知道还有一些疾病的影响,比如抑郁症的患者,那种无助、无望会让他误以为他所处的困境永远无法摆脱,无法解决,而采取自杀的方式。所以识别抑郁症,及时治疗也非常重要。 不管如何,生命永远是第一位! 既往相关文章 作者简介:张锦黎 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心理康复 副主任医师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