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学位风波再观察

 goldolive 2019-04-23

本来要标题党一下,算了。

关于这几日的学位风波,昨天在我的粉丝群里,大家讨论到凌晨1点。后台有两个粉丝向我反映他们的切身遭遇,我认为政策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更值得记录,不妨来看一看。

这位粉丝涉及的是坂田实验学校,老公在华为工作,大约2005年来到深圳,历14年,现育有一子一女,大女儿现在漩涡中心坂田实验学校(当时还是新城学校)就读,儿子未满年龄。夫妇俩均为深户,但是户口落到了坂田以外的亲戚家(还在龙岗),因为一直没有在深圳买房子(所以在积分上,他们属于“龙岗户籍”)。

大约在2015年,搬到坂田实验学校周边三个新小区——也就是现在闹的最凶的三个校区,佳兆业上品雅园、佳兆业悦峰、万科金色半山——之一租房居住。

这件事情爆发之后,对她的冲击非常之大。因为按照新的政策——取消直升、学区扩大,她毫无入读的希望——她的大女儿在三年之后要入读初中,按照原来的规则,可以直升,现在需要重新积分,她必须要提前3年重新来考虑(2个)孩子未来的入学问题。

对比龙岗的新规则,我算了一下她的积分。

龙岗区的政策是,户籍+房产,无社保积分。

户籍属于龙岗户籍,也即是第五类,基础分75分。

居住年限假定一直按此走下去,3年之后大约一共是住满42个月,一共是2.1分。

二胎,加0.25分。

合计:77.35分。

2018年,坂田实验学校录取线为110分。今年扩大了学区,预料录取线会更高。

放到全深圳任何一个区域,这个分数别说读到名校,就是读到一般的公立学校,都不容易。原来之所以能够读到学校,是因为新城学校还没有变成坂田实验学校,选得人少。

按照现在的情形,如果她继续住在这里,不买房子,那么,几年后的确有比较大的风险。

挺刺激我一点的是,她末了很郁闷的说了一句:“我老公一年纳税100多万,现在(就近)连个学校都上不了”。我详细询问了一下,出于隐私就不公开了。如果算上这14年,他们家庭为深圳的纳税至少在数百万之巨。

到这里,相信各位和我一样会问,有充分的支付能力,为什么不早点买房子。我了解了一下,大概原因是:有时觉得房价可以再便宜一点+进行了其它投资失败了。总之,事实是,一直没有买房子。

这位粉丝倒是没有埋怨,坦承有部分原因是自身家庭的决策失误(没有早点买房),为今之计是尽快想对策。提前几年找房子,以防到时候积分还是不足。但确也心有不甘,问:“交了那么多税,小孩连学校都上不了,不觉得很讽刺吗?

我本来以为她是誓要读名校的,但询问之后发现又不是,原来读新城也觉得很好,孩子成绩也很出色,只是想求一个离家近的公立学校读书。这个情况,在坂田实验恐怕是难,除非要搬走到一些学位富余的地方,倒还是有可能,但的确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不便利。

这是我详细询问后的真实案例。不知道这样的案例,深圳还有多少。这个里面,自然是有家庭自身决策的原因,但作为政策设计者,需不需要倾听与反思,很值得讨论。我们设计怎样的规则,背后其实传达的是一座城市的价值观,和我们对待市民的态度,这个态度应该和他们为城市服务的年限有关,而和财富无关。坦白说,深圳的做法在全国已经是很不错了,但基于历史因素,和市民的期待还是有距离。这一点,提醒我们的主政官在做出改革之时,要进行更为细密的论证。

在这个方面,我认为福田区今年的做法值得肯定,是个进步。

下图是福田区2018-2019两年的学位积分政策对比,变化在于:今年增加了社保积分,最高10分等于是针对租房家长大幅提高了入学机会

有个媒体朋友给我提供了一个她接到的真实案例:有个家长花了几千万买了中旅国际公馆的房子,但可能是刚来深圳不久,纳税年限不长,户口迁入学区也不长,整体分数出现了一个可能不敌租房户的现象。

对比如下:

独生子女分数都加上:

深户买房:去年4月办完全产权纯商品住宅房产证,社保交3年,积分是:80(基础分)+1.2(居住时间)+3.6(社保)+6(独生子女)=90.8分。

深户租房:假设居住时间够长(满分),纳税社保也满分,那么分数是:65(基础分)+10(居住时间)+10(社保)+6(独生子女)=91分。

这位家长担忧,自己的小孩不能读到荔园。但他同时也担心,房产会贬值。

就此,我个人倒是认为,是进步的。国策是在针对租房入学持续放宽,租房买房教育机会均等化趋势加速。城市政策要转向考量居民在本地的居住年限、服务时长、纳税贡献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

说回龙岗这次的事件,我不是教育专家不敢深谈,但是对比之后,我认为这个大学区制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规则设计太过粗糙,与“地段入学”无法兼容。若要推行,“公办学校性质”和“地段入学规则”,两者可能非得改其一不可

我们的公立义务教育执行的是“就近入学”,俗称“地段生”,也就是按你所在地段入学。龙岗现在力推大学区制,客观上大学区制是更加有利于打造出名校的,因为生源可以更优。但是仔细考究,大学区制和地段入学是有天然对冲的。坂田实验学校这个风波的本质,就在此。这里面并不是直升不直升的问题,而是,你扩大学区选生源,其实就意味着改变了地段入学的规则。要么你就变为非公立学校,可以如此。

这个问题怎么处理,我也不清楚,但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香港的学区房为什么不像我们这般疯狂?》,对比下来,我认为龙岗的大学区制,缺乏细致推敲。

香港其实就是大学区制,大家可以对比香港的“自行派位”+“统一派位”,其实是消解了“地段入学”的规则的。当然,我并非是说香港的都尽善尽美,但相对而言,可以参考。

下面继续谈第三点。

落到学区房这个房地产类型上,前面两个案例,以及大学区制,其实都在传达出一种值得我们学区房购买人重视的信号。

我之前谈过多次学区房,观念其实也有改变,尤其是我自己经过思考最终放弃了公立教育转投私立之后,对于学区房的价值思考,也有所更替。

如我之前所言,学区房的价值是建基于双重稀缺价值——房屋短缺、优质名校短缺——之上的,单一存在都会出现溢价,两者同时存在会出现超级溢价率,典型代表是大运中心的学区房和非学区房之间的价差。但我也屡次指出,中国大城市的学区房天价,是一个令人在感情上和价值观上难以接受的事情——我们把本该给到学校和老师的钱,给到了房产,最终导致了名校与学区房完全捆绑。各位现在看到的学区维权,已经很难分得清,家长们到底是单纯因为小孩读不了书而抗议,还是单纯因为担心房产贬值而抗议(像上面那个第二个案例),多是兼而有之。这无关价值判断,我只是叙述这样一个事实:两者已经无法分离。而这个问题的渊薮,是规则设计导致的。

相比之下,我宁愿把钱直接给到学校和老师,让他们更进一步的提升教育质量。而这个,我最终发现,非改变规则不可为。

由近期的三期维权事件,我认为现在这个规则,正处在改变的状态之中。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具体能怎么改变,实不好讲。但有一点,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就是学区房价值面临的不确定风险在增加。这几年,几乎每年深圳都在修订学区积分规则,也几乎每年都有小区被划出去,每年也都会发生越来越多的学区维权事件,比如像这一次——教育优先权被取消。可以说,这里面每一起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些房产的价值——坂田实验学校影响周边三盘的价值,深圳外国语影响东海花园的价值(香蜜湖一位中介小哥跟我直言:如果不是因为看着优先入学权,谁会买东海花园?)。

对于这样的规则调整,可以说是不可预期——虽然说整体的大方向是在去房屋产权化,你越来越不再拥有学区的确定性。就像这一次涉及到的小区,可能昨晚你的房子还在这个学校范围内,一觉醒来,小孩可能就读不到名校了。读不到名校也就罢了,财富也无端端蒸发了几百万。这事儿,搁谁谁受得了呢?

对于那些豪赌学区房暴力升值的买房人来说,这个风险信号需要重视。买房子,我还是建议尽量找寻更为坚实的底盘支撑,其上再考虑其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