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被人请求帮忙的时候,其中不乏有一些超出你心里预估标准的要求。这个时候,人们或是不甘不愿的答应,或者是找借口推脱,,还有一种人,会选择明确地表示“NO”。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拒绝的时候说话要委婉,不咬死,留余地,生怕给人以不近人情的印象,把人给得罪了。 所以,关系并不亲密的人邀请你去不想去的饭局,出门旅游亲戚屡屡找你代购,同事搭你的顺风车上班等等...... 你试图拒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忙”、“不太方便”等不够坚决的画外音。当然,难免还有一些故作不懂的无赖之徒。 这种符合以往对情商定义的拒绝是什么结果呢?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犹疑最后你却没有答应,那么无论编出多少理由,拉出多少垫背的,给别人的印象就是不靠谱、易生变。 拒绝这件事,最高情商的表现就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千万别装。 02 在此,必须强调的一个人际交往规则是:没有爽快的答应,其实就是拒绝。 对方如果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或者给你具体的答复期限,其实就是推脱。 常见的情境有:
其实,“下次再说”更多是在表达拒绝,“看情况”更多是在表达不可能。 不管你是真的不懂还是装作不懂,坚持可以等,但是一定要对方做某事,你们关系也大概也就缘尽于此了。 即使真的得来帮助,这只会破坏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基础。 所以,请记住,在成人的社交规则中,没有坚定的提出,就是客套,没有爽快的答应,即是拒绝。 03 再来说说“明确拒绝”这件事。 三毛有一句话说的好:“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所以千万别觉得对方是抱很大期待,非你不可,才找上门来的。满世界到处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不靠谱要求的人,说不定哪次撒网就捞几个心慈手软的冤大头。 拒绝是不需要解释的,解释得越多,越容易给别人造成错觉:你是故意拒绝我,或者你故意抬高身价,想让我不断求你。 你摇摆不定,只会给人留有希望,做出新的计划。 前些日子有个朋友被邀请参加活动,心里不想去,就说时间对不上。以为没事了,过几天,人家又来找,说我们改了时间,这下没问题了吧。他才说,真没空,谢谢你的邀请,主办方不免不满,说我们为你都改时间了呢。 干脆的拒绝,其实不仅仅是节省自己的时间,免于纠缠,也是为对方节省时间。拒绝并不难看,不敢拒绝的姿态才比较难看。你不想付出还想当好人,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04 对于你确定自己难以接受的请求可以这样做: 1、第一时间说不。 2、理由越简短越好,你要相信没有什么非你不可的事。 3、告诉对方,下次有能力,机会合适的时候,再帮忙。(这点很重要) 如果有人因为你拒绝了他,就跟你翻脸,那反倒应该庆幸通过一件小事看清一个人。这样的人,即使你帮忙了也不见得心存感激。 事实上,很少有人因为被干脆地拒绝而把对方拉入黑名单,而是重新评估双方的关系,寻找合适的点继续交往,这会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
|
来自: 三三两两5wek4a >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