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教我们如何读书的书

 黄山伟 2019-04-23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这一特定日子的最初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迄今已有24年的历史了。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

每一年,新出版的书汗牛充栋,而昔日的经典也依然存在,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该如何读书?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作品里找到自己中意的书?或者哪些书是自己该去阅读的?对这样的疑问,也许有这样一个捷径:去问那些善于读书的人,看看他们有什么好主意。

今天,在这个世界读书日,我们特别推荐了一些

教你如何读书的书,就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读书》

同一本书,懂得方法的人读了,可以获得知识;反之,不懂方法的人,读了却一无所得,反博得“书呆子”的绰号。本书把国内闻名的学者教授所发表的关于他们本人的读书经验汇集起来,以供读书青年的参考。这本书汇集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学者、文化人士的读书经验。在读书方法的问题上,他们中有人提倡要有系统,有人却认为兴致更加重要;有人会在眼、口、心、手等部位的运用上逐一叮嘱,有人则将自己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苦读经验倾囊相授。

《深阅读》

在当今这样快节奏的时代,读书或许被一些人觉得老套,但我们确实无法忍受没有书的人生。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乍看简单,实则难以回答。本书作者认为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其深澈的程度,犹如地层深处流淌着的清流,唯有通过读书掌握了“深潜能力”,才能找到地底珍贵的宝藏。本书主要从根本上阐述“读书”的意义,更有作者力荐的创新性读书方法。透过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细细感受作者阐述“读书”的力量,找回生而为人最宝贵的财富。希望本书能带给你更好的阅读体验。作者是日本知名教育学家斋藤孝,尤其长于对读者“循循善诱”。

《如何去读一本书》

该书是伍尔芙的读书随笔集,她在书中畅谈了她阅读的方法、心得和感想,表达了对诸多作家和作品的见解,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写得看似比较随意,却极为真诚和深刻。很多作家都有写读书随笔的习惯,但是像伍尔芙这般富有洞见,并且笔调活泼洒脱的却很罕见,所以她的随笔通常被诸多文学爱好者视为必读文本。翻开伍尔芙的这本书,在她的指引下品读那些名家名作,才发现我们也许从未真正懂得该如何去读一本书。

《不必读书目》

在学者大家都推荐必读书目,出版商也不遗余力一版再版必读书目的时候,刀尔登却逆流而上,列出了将近50部不必读的古籍书目,其中有人们津津乐道的《山海经》,家喻户晓的三国水浒西游,童叟皆知的三字经,还有堪称文学巅峰的红楼……每一本书都有足以令人不读的信服理由,说是不读,其实,看完是书,你已经读了这些不必读的书目——盖刀尔登评点深中肯綮也。这本书的题目究竟是正话反说,还是其来有自,你读过后,自己去判断。

《为什么读书》

无论书的介质如何变化,阅读始终会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本书作者以资深书虫的历练和作家的精巧敏锐,写下了书中的七十余篇文章,将读者引上读书这条无用却意义重大的不归路。文学是毫无用处因而无关紧要的吗?人们通过阅读向生活抗议还是获得生命的扩展和延续?阅读会让我们变成功利自私、贪得无厌的人吗?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炫目的新鲜感,还是对自我判断的印证?获得智慧必得以泯灭童真为代价吗?阅读是否能改变一个人?围绕各种读书话题,丹齐格在书中分享他精辟独到而又体贴入微的阅读心得,其中有切实的建议、甜蜜的赞美、尖刻的讽刺,还有新鲜的阅读观念:阅读是文学的姊妹,读者借助他们展开与死亡与时间的拉锯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