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博物馆之四甘肃古生物化石展(下)

 hsgzlgg 2019-04-23

 白垩纪或称为“恐龙时代”,是中生代的第三个时期,也是最长的一个时期。它始于1.35亿年,结束于6500万年,延续了7000万年。恐龙的种类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从许多方面来看,白垩纪是恐龙生活由古老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开花植物的出现使进化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许多新种类恐龙的产生。当时的大陆,如同现在一样,分离开来,地球上的生存形式也因此更加多样化。6500万年前,恐龙及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到大规模灭绝,白垩纪时代也随之结束。

    恐龙厅入口处是恐龙的模型和巨幅彩画。


标题牌“中生代恐龙”,旁边是马门溪龙骨架复原图。

马门溪龙复原图片。

展厅全景

    一进大厅就看见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它身长22米,高近4米,颈长9米,活着时的体重四十到五十吨重。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2006年8月26日在新疆奇台县发现的身长35米、颈长15米的马门溪龙刷新了兰州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记录,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龙”。但兰州的合川马门溪龙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蜥脚类恐龙。

恐龙厅尽头一组恐龙仿真画面。


    右下角是肃北马鬃山地区发现的鹦鹉嘴龙。鹦鹉嘴龙是鸟龙中一支特殊类型的小型恐龙,用两足行走,体长约有1米左右,头骨短宽而高,故较重,嘴弯曲成钩状,很像鹦鹉的嘴,故叫作鹦鹉嘴龙。
    这类恐龙在我国的山东省莱阳发现了保存极好的化石,当地群众把它叫做“石猫”,说明它只有一只猫或小狗那么大。鹦鹉嘴龙是一类分布于亚洲早白垩世地层中的鸟臀类恐龙,最早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中亚考察队在1922年,发现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早白垩世地层中。我国最早发现和记述鹦鹉嘴龙材料的地区是甘肃省。


    中生代恐龙蛋化石是一类很稀有的但又是很特殊的化石,确切地说是一种脊椎动物的遗存化石。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文献来看,除南美和大洋州外,恐龙蛋在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等地都有发现,但主要还是在我国发现得最多,堪称世界第一。2001年,甘肃省境内首次发现了恐龙蛋,使恐龙蛋分布的地域又有所扩大,同时也弥补了甘肃这方面的空白。

    恐龙蛋的类型包括粗皮蛋、长形蛋、巨型长形蛋、蜂窝蛋、紧密多层排列的树枝蛋、网格蛋、圆形蛋和分散多层排列的蜂窝蛋等,而恐龙足迹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



    甘肃永靖发现的恐龙脚印标本。说明牌上是这样介绍的:生物的遗迹也可以形成化石,其中最使人感兴趣而且在科学上意义较大的是恐龙的脚印化石。它和恐龙化石一样,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古生物科学工作者和博物馆工作者把这种遗迹化石誉为恐龙化石之珍品。它的珍贵,在于比恐龙更难形成化石,形成条件更为苛刻,需要具备:(1)适当的地点,就是沉积泥沙的地方。它不象恐龙遗骸那样,可以通过流水等自然力带到低洼处沉积下来;(2)干湿度适当的泥沙。湿度太大、干度太干,都不能形成足印;(3)要在适当的时候覆盖和封闭。踩留下的脚印,暴露时间太长,可能遭受自然力的破坏,暴露时间短了,足印形态没有固定,也不可能保存下来。


    马门溪龙腿骨。保存在1亿多年前地层的化石被人们称为“龙骨”。




    图解披甲恐龙-甲龙的身体各部分结构。甲龙头颅骨较长,高度加固,留有很少的空间;具有骨质甲板;3米长的髋骨有利于尾巴的摇摆;灵活的尾部;多样的尾椎是甲龙的武器。


    白垩纪的巨龙化石,来自甘肃金塔。长达1.47米,比马门溪龙的腿骨还要长,巨龙化石除了酒泉地区产外,在甘肃中部的通渭县境内也有零星骨骼化石发现,如腿骨、肢骨等。

    白垩纪发现的植物化石标本。它们是:(1)苔藓植物:这是高等植物中最简单的一类。苔藓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为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的分化,这类植物一般生活在阴湿多水的地方。

竖直茨康叶化石

(2)蕨类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较苔藓植物高等。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大多有根、茎、叶之分,并有维管束。这类植物好温喜湿,林下、溪谷、沼泽是其繁殖地,包括石松类、木贼类和真蕨类等。

似阴地蕨化石

(3)裸子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大多常绿,常有针状或鳞片状的叶(银杏和买麻藤科除外)。胚珠和种子裸露,不包于子房内,常生于鳞片内,鳞片覆瓦状排列或聚集成球状体。包括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

苏铁植物化石

辽宁枝,银杏门,


    甘肃白垩纪地层中发现有大量保存精美的昆虫化石。迄今为止,已经采集到上千件标本,它们保存的完整性和种类的多样化在国内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既包括天上飞的、地上爬的,也包括水中游泳的类型;既有专门吃叶子、种子、果实、腐烂动植物尸体的,也有擅长捕捉其他昆虫、甚至吸食鸟兽血液的凶猛种类。它们之中有我们所熟悉的类群,包括各种蜂类、蚊蝇类、甲虫、蟑螂、蜻蜓和蝗虫等。

这些化石是天然的艺术品,象齐白石的国画一样!

早白垩世鸣螽化石

中国鸣螽化石


蝴蝶化石

蜻蜓化石


早白垩纪北票鲟化石,来自辽西。
侏罗纪狼鳍鱼化石,来自甘肃平凉。














这些生物都象在某一时刻被时间定格,如此鲜活!

    中国中生代最早的鸟化石——白垩纪甘肃鸟化石。

    甘肃玉门发现的鸟化石为一件罕见的早期鸟类左后下肢骨骼化石,带全部趾骨和爪,呈自然状态联在一起,时代为早白垩世。1984年,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连海教授研究后认为,甘肃这一早期鸟类,一方面显示出与现生鸟类相似的进步性质,另一方面还残存着某些原始构造,同时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显示出早期鸟类进化阶段性的一个代表类型,因此,建立了新的目、科、属、种:甘肃鸟目;甘肃鸟科;目前仅有一属,甘肃鸟属;属型种,玉门甘肃鸟(新种)。

早白垩世辽西鸟化石,来自辽西。


白垩纪甘肃鸟化石,来自玉门。




中侏罗世异羽叶化石,来自辽西。


    早白垩世凌源潜龙及辽西龟化石,来自辽西。凌源潜龙主要鉴别特征为:相对身体比例,头骨较小;颈部大大加长,颈椎19个;显著肿大的背肋呈S型;超过20组腹肋,每组由3段组成,而对应每一椎体有2~3组腹肋;第III, IV蹠骨长度基本相等,第V蹠骨不为钩状。

  凌源潜龙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长颈与三叠纪海相幻龙类有相似的特征。其所具有的相对小的头骨,尖的吻部,似针状的牙,特殊的长颈及其埋藏特征反映该动物为适应湖泊环境的食鱼性动物。

  凌源潜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第一个来自中生代湖相沉积中的长颈水生爬行动物。


辽西龟化石




黄河古象厅


入口通道处。


    新生代晚中新世,距今约800万年前轭齿象化石。轭齿象属于乳齿象类中的短颌象,特点为短喙,大型的长鼻象类。

    三趾马化石大量发现于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晚中新世地层中。甘肃的陇东、河西普遍发现各种三趾马化石,甚至在青藏高原北端海拔3200多米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内,也有大批的三趾马化石出土。


大厅全貌

    大厅正中是黄河古象化石。它身长8米高4米,门齿长3米多。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具古象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剑齿象骨架化石。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收藏,使甘肃省博物馆成为国内少有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前脚


后脚


古象脚下是黄河古象埋藏现场复原。


大厅的一端有几组复原骨架。


    大唇犀体型中等,四肢短粗,以至于它肥胖的肚子几乎要垂到地面。在甘肃著名的“三趾马动物群”中,大唇犀化石的发现远多于象类、马类和鹿类等古动物,特别是临夏盆地堪称“大唇犀王国”。


    和政羊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最特征的哺乳动物之一。资料表明在欧亚大陆,
特别是亚洲的晚中新世中晚期出现了许多麝牛亚科的动物,但都与和政羊不同。新命名的步氏和政羊,大量出土于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后山村。与和政羊共生的动物有三趾马、大唇犀、羚羊、鬣狗、古长颈鹿、剑齿虎等。


    甘肃第四纪(约250万年前至今)埋藏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古长颈鹿(山西兽)是从古鹿中分化出来的一种原始长颈鹿的代表。长颈鹿是现代非洲的特产动物,但其老家却在亚洲和中国。早期它大小似羊,一般在额骨上有一对分枝简单的角,也有长更多对角的。山西兽(萨摩麟)就是一种有两对角的古老长颈鹿。最特征的地方是它的长脖子,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它也只有7个颈椎,但每一个颈椎都拉长了。

    甘肃和政出土的库班猪头骨化石,库班猪是在地质时期的中中新世时,生活在旧大陆上的一类体型巨大的猪,由于它具有一些独到的特征,故在猪的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库班猪的踪迹首先是在我国甘肃发现的。1928年,国外古生物学者皮尔森,对采自甘肃“平番泉头沟”(现属永登县下街村)的一些硕大的牙齿和肢骨化石进行了记述。皮尔森发现这些牙齿在形态上和欧洲早已发现的一种“利齿猪”化石十分接近,只是大得多。皮尔森给它定了一个新种命名为“巨利齿猪”(或巨镰齿猪)。后来我国学者更名为库班猪。


    三趾马大约出现在1000万年前后,是从草原古马进化而来,身体比现代马小,各部分生理构造已与现代马相当接近。三趾马前后足均有三趾,但仅中趾显露,其余两趾开始退化,已开始用单蹄着地奔驰。


四周布置各种化石展柜。

    中中新世铲齿象化石,来自甘肃和政。在距今1000多万年前后中新世时代,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十分特化的象类。它的下颌极度拉长,其前端并排长着一对扁平的下门齿,形状恰似一个大铲子,故得名铲齿象。铲齿象生活在河湖边,用铲齿切断并铲起浅水中的植物,再靠长鼻子帮助把食物推入嘴中。
  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和非洲都发现了铲齿象类的化石。根据它们的形态的差异,科学家又把它们分成板齿象、铲齿象和锯铲齿象三大类。板齿象的铲板较短而宽,上门齿比铲板短,而铲齿象的铲板长而窄,上门齿长于下门齿。在中国宁夏的同心县发现了世界第一具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化石。


    晚中新世嵌齿象化石,来自和政;铲齿象臼齿化石,来自和政;晚中新世扁鼻犬化石,来自广河;中中新世铲齿象乳齿化石,来自广河;渐新世准噶尔巨犀化石,来自临夏牙沟;渐新世巨犀牙齿化石,来自甘肃临夏。

    第三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临夏盆地出土了大量的、种类繁杂的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距今1500万-1200万年前的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和距今1000万-7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


    晚中新世原大羚化石,来自和政;晚中新世山西兽化石,来自广河;晚中新世和政羊化石,来自和政;晚中新世斯氏颌猪化石,来自广河;晚中新世三趾马化石,来自广河;晚中新世华池嵌齿象化石,来自华池;上新世五棱齿象,来自甘肃;上新世剑齿象化石,来自会宁;晚中新世轭齿象化石,来自山西;晚中新世三趾马化石,来自和政。

    晚中新世鼬鬣狗化石,来自和政。
巨鬣狗是食肉动物鬣狗中一个十分特化的成员,应代表一个独立的属。它的头骨硕大粗壮,比例上相当短而高;鼻骨也十分粗壮,长达120毫米;腭面、外耳道、枕骨等处也有一些特殊构造。巨鬣狗也是一类数量较少的鬣狗。从1903年到现在的一百年中,在我国只有很少的几次发现。1988年,在甘肃和政县境内首次发现它的材料。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巨鬣狗头骨(带下颌骨)化石标本。


    晚中新世嵌齿象化石,来自和政;上新世喙嘴象化石,来自云南;晚中新世大唇犀化石,来自和政;晚中新世泰安嵌齿象化石,来自山东泰安;晚中新世河南兽,来自广河。

辽西龟化石。
    晚更新世猛犸象化石(复制品),黑龙江。一般的大象身上无毛,是以利散热,而猛犸象身上却披着长长的毛发。故又有“毛象”之称。最先由前苏联西伯利亚北部冻土带的鞑靼族人发现,“猛犸”即鞑靼语“巨大”之意。它一般身高3米多,体长5米~6米,身上除有两层毛发外,还有近9公斤厚的脂肪层,是象家族中惟一能适应高寒气候的种类。猛犸象的象牙(门齿)与一般象的不同,最大可达5米多长,200多公斤重,尖端向上弯曲,似月牙形,有的老年雄性个体牙的两个尖端还重叠在一起,可防敌,亦

可探路。

出口设在后厅。后厅有三个展柜。


    晚更新世原始牛角化石,来自玛曲。原始牛是一种个体非常大的牛类,约3米长,比现生牛大许多。它的角心粗大弯曲,稍旋转,
指向头的前方,角面上有明显的纵沟。原始牛是适应草原生活的动物,也是现生家牛的祖先,曾经广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非。在人类的不断猎杀下,原始牛在近代全部灭绝。


    晚更新世鹿脊椎化石,来自甘肃白银;全新世岩羊化石,来自肃北;晚更新世原始牛化石,来自甘南。


    自左向右,晚更新世,肿骨鹿化石,来自北京周口店;猛犸象化石,来自通渭。晚更新世,披毛犀头骨化石,来自玛曲;普氏野马化石,来自兰州。中、更新世真象化石,来自兰州。


    黄河古象厅最后一部分是“甘肃古人类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展示。展出的旧石器展品有:旧石器标本(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手斧)、骨角器、石球(狩猎工具)、披毛犀乳齿(幼年个体的牙齿)等等。

新生代第四纪人类祖先的生活复原图景。


晚更新古人类世化石,来自武山。

古人类用过的石器

尖状器

结束语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了,现代生物的祖先及其远亲们,在30多亿年来一直顽强地进行着生命的进化和演变,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使地球更加绚丽多彩。与30多亿年的生命历

史相比,人的一生或者现代生物的世界是那么微不足道;同样,与30多亿年来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所有生物物种相比,现代生物不过是沧海一粟。通过这个陈列我们可以认识到,化石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古代生命的记录——从古生物化石上,我们找到了进化的线索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化石证实,现代的生物都是从古化石证实,现代的生物都是从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
    生命之树是常青的,生命进化的历程却是漫长的、艰辛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爱护地球——
人类共同的家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