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遍祖国山和水之山西篇第一集

 秋风无限好 2019-04-23
黄土高坡
设彩铃

大同土“土林”位于山西大同县杜庄村,当地人称“石板沟”。据说这“土林”是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形成塌陷造成的巨大的地坑构造。但形成的时间有多久却无人知晓。

据村中老者讲,现在“土林”的地貌与他们幼时在此间玩耍时相比,没有丝毫改变。一些当时看上去就摇摇欲坠的独立造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侵蚀,依然屹立,没有任何坍塌迹象。

悬空寺,6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游览了。

悬空寺景区全貌

爬北岳恒山的途中

爬北岳恒山的途中

登顶北岳恒山

万年冰洞是我国最大的冰洞,更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

它的奇特之处在于结冰期在夏季,冬季反而是消融期。

万年冰洞分成上下多层。

更使人们奇叹不已的是,与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处有一处千年不熄的地火,这一冰一火本是相克,却奇妙地共存于同一山上,可谓世界奇观,中华一绝。

美丽的冰洞奇观

游客可以钻冰洞,下冰楼梯,过冰栈,到各层观光。

洞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洞内寒气逼人,冰雕玉砌,实为惊人。

以当地的环境而言,根本没有结冰的条件,所以此冰洞至今仍有很多谜底未破解。

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钟、冰人、冰菩萨等,千奇百怪、晶莹剔透、不一而足。

美丽的冰洞奇观

石门悬棺村悬崖上近年复原的'小悬空寺'。

小 石门 悬棺在 宁武 县城西,也与古栈道相连 ,而迄今发现唯一的北方悬棺群就在 山西 宁武 石门 悬棺。

在 宁武 悬棺葬似乎被当地人称之为石葬,现存悬棺的时间跨度从明朝中叶到民国抗战时期都有。

208 级台阶直通栈道山脚,走在石阶上清脆的回声真叫人对大自然的杰作惊叹不已,这就是回生(声)阶,其回音被学者赞誉为'罄鼓声'。

宁武悬崖古栈道,在山西省城西70公里处涔山乡张家崖村西的翔凤山上,在天然雕塑大走廊内,创建年代可上溯到唐朝贞元年间。古籍记载:栈道为连通多座山峰上的寺庙而筑,原长 42 华里。近年修复 2 华里供游人参观游览。

栈道在峡谷阳面的悬崖绝壁中间,对面是茫茫林海。游人可从小石门村后上栈道,沿绝壁中间行进,再沿栈道前行,通过摇摆柱,进了悬空寺仙人洞,然后经过陈列悬棺的岩洞,过龙王庙,最后从栈道式悬棺群旁边下到谷底。

一条栈道能将悬棺、悬空寺(仙人洞)、龙王庙、大石门天堑连串起来,一会儿踏木栈,一会儿钻石洞,一会儿过吊桥,既有欣赏悬桥时的惊奇肃穆,又有朝拜寺庙时的虔诚凝重,还有观赏林海时的心旷神怡,增强了旅游的情趣。

有的路段很陡峭,需要手脚并用。

站在栈道上,还可远眺葬洼的刘金定墓,俯瞰林区村落的原始恬静,实为一处很好的旅游景点。

为了连接各个寺庙而修建的悬空栈道,非常震撼,站在此处有无限的遐想。

有的洞口又窄又矮

为游客提供的马匹

山西宁武县有个村叫王化沟村,这个村座落在海拔230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其背倚悬崖、面临深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恰如空中楼阁,又似天上人家,人们称之为“悬空村”。

走在其上,足下就是百丈悬崖,恍如腾云驾雾,登临仙境。“山上层层桃李花,云烟尽处是人家”。

从远处眺望,整个王化沟村如同悬在半空,和著名的浑源县“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悬空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寻幽探秘。

晋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梯田

黄河万家寨水利工程

老牛湾位于晋蒙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她往南是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

老牛湾与同学合影。

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

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山西特产

晋北“三关”,指的是位于晋北的万里长城一线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这三个关被连在一块冠以“三关”之名,是从明朝开始的。

雁门、宁武、偏头三关都处于山西境内,属于京师战略纵深的外围,因之被称为“外三关”。

“外三关”是相对于“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而言的。

黄河老牛湾留影。

老牛湾堡望河楼

滑石堡村是山西省偏关县万家寨镇的一个自然村。她的背紧紧贴着明万里长城。俺和村民在一起聊天。

滑石堡村是明长城太原镇的著名隘口,明成化年间建堡。堡建在高高的土台上面,地底下埋藏着非常复杂、非常隐秘、非常坚固的防御工程(仅大型储水窑就达九个),与地面的堡垒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清末民国初,她是偏关人走西口的“海关”和“口岸”。政府在此设卡,走西口人出示缴税证明,守卡士兵确认无误后,才放行。

滑石堡村残留的的土城墙,城墙砖大多被村民们垒院墙了。

虽然滑石堡村已残破不堪,只有堡门肩头矗立的石碑,但仍在向世人倾诉着五百年前的辉煌。

据村民们讲,滑石堡村已经准备开发了,什么时候开发不得而知。

文笔塔公园位于偏关县城东山之巅,它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气势恢宏,共有500多个台阶,早餐后遛弯到此处,看塔是必须的。

从偏关县到碛口古镇倒车路过五寨县,看见路边有一颐峰公园和万寿塔。

碛口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

碛口镇在吕梁山西麓,临县城南48公里处,南与柳林县黄河名镇孟门镇相接,东与林家坪镇相连,北与丛罗峪镇接壤,西与陕西吴堡县隔河相望。

那些看过的风景,即便你再有机会看时,也不可能和上次看风景时的心情一样。这是俺第二次去碛口古镇了。

我们住的“驴友之家”旅馆

碛口古镇街景

当地民俗

天天有传统节目表演,既是自娱自乐同时也是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民俗民风。

一套完整的乐队

我们从碛口古镇出发,翻过一座小山,走了大约3公里就到了非常有特点的李家山村。

山西临县啧口镇李家山村—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

位于啧口古镇南3公里处,隐于大山深处,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

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

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

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

现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 400多孔(间)住舍,居住着220多户人家, 760多口人。

介绍画家吴冠中先生作画的三层楼院。

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虽有一些破破烂烂,却还基本保存完好。

西湾村整个村子其实就是一个由小院落院院相连、相扣、相套而整合在一起的一个大院落。村是一座院,院是一个村,是西湾村最为贴切的写照。

西湾民居群现存30余处完整的院落,院与院之间有小门相通,只要从城堡的南牌楼门进去,就可游遍全村。

西湾村总面积3万平方米,属全国面积最大的明清民居之一。

西湾村古民居始建于明末,后随着主人陈氏家族的兴盛,辉煌于康乾盛世。作为碛口古镇巨贾陈家的庄园,西湾村与古镇碛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