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6年身家已1千亿,李嘉诚那时都叫他大哥,可惜资产被独女败光!

 昵称32226502 2019-04-23

      古往今来,李嘉诚是华商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位,不说绝后,但就空前而言,似乎没有任何人的财力能够与现在的李嘉诚相比。当然,这句话有着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1999年李嘉诚成为了华人首富之后。其实在李嘉诚之前,国内还有许多人的财力是超越了李嘉诚的,印尼首富林绍良就是其中一位。不过虽说林绍良确实当过华人首富,但其当首富的时间还是较早,与李嘉诚没有任何的交集。而若是要说起在李嘉诚之前的华人首富的名字,或许大家都十分的陌生,他就是郑周敏。

      虽然他的名字鲜为人知,但这并不代表其没有光辉的事迹。有着“世界地王”之称的周慧敏,曾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都坐拥大片的土地,而且其在菲律宾的资产总额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除此之外,他还在国内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台湾则是拥有由其女儿代为经营的房地产企业。据说,当年郑周敏最巅峰的时候,在台北的环亚大酒店和环亚百货的价值就已经达到了400亿元。1996年,郑周敏的财富超越了130亿美元,正式成为了华人首富。尽管说当时的人民币还十分值钱,兑换美元的汇率也只有2块多一点,但1996年的130亿完全抵得上现在的1300亿。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22年前就已经有人将自己的资产经营到了千亿级别,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1996年,马云还是折腾自己的黄页,阿里巴巴还没萌芽。那时候,虽然说李嘉诚已经将自己的商业战车开进了内陆,但他的财力还是不及郑周敏。也正是因此,李嘉诚当时每次见到郑周敏都会喊他一声大哥,可见郑周敏在商圈中的威望。

      不过令李嘉诚感到佩服的并不是郑周敏的财富,而是他那实打实、凭借着自己一双手所打拼出来的天下。13岁的时候,郑周敏的父母不希望将他埋没在这一已经将自己深埋的小渔村里,便将他送往马尼拉的亲戚家里当衬衫店学徒,希望他能够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为了不负家人的重托,郑周敏坚持读夜校,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好改变自己的命运。

      尽管家境十分的贫寒,但郑周敏却始终寻找着能够发家致富的机会,直到有天他看见有家纱厂里面堆满了纱管但却不用,料想这些纱管肯定是要当作垃圾被清理掉。于是他便主动上前询问老板需不需要将这些纱管处理掉,就这样一来二去,老板以为郑周敏手上已经有了需要纱管的买家,竟然答应让他找渠道把这些纱管处理掉。其实那时候郑周敏的手头上并没有买纱管的资源,而只能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双腿到处跑,终于找到了一位犹太人开的纺织厂,让他们去收购这些纱管。

      就这样一来二去,郑周敏以每个纱管赚2个比索的价格轻松就挣到了十几万比索,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有了资金之后,郑周敏并没有选择乱花,而是去美国读书。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是没读成书,因为在去往美国的路上,他已经决定要开始创业。由于当时的航空并不是十分的发达,从菲律宾去往美国只能是先去往日本,再去夏威夷,最后才能到美国。

      在到了日本之后,郑周敏却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一项拍卖会,当场就花钱将拍卖会上的纱厂和纱厂设备给买了下来,准备运回菲律宾创业。后来,郑周敏买下了一大块荒地,就凭借着自己买来的设备盖起了一个小厂,而且还购下了工厂旁边的大量土地,坐等其升值。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郑周敏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工厂老板,而是一位地产商人。在他的朋友圈中,有一位被称为“天才土地投资家”的地产商人何塞罗哈斯,因他的帮助,郑周敏1961年就在地产生意上面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百万资金。意识到炒作土地存在的暴利之后,郑周敏便放弃了自己的纺织厂生意,开始专心与投资土地生意。

      在靠地产生意狠赚一笔之后,郑周敏成立了亚洲世界集团,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地产传奇。从1961年开始,往后的数十年里郑周敏从来没有停下自己扩张的脚步,从菲律宾到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全球几十个国家都有郑周敏的版图,他的财富也随着他飞速扩张的脚步在近乎以几何数般的增长。

      不过十分可惜的是,郑周敏尽管拥有了享之不尽的财富,但却没能拥有和李嘉诚一般的高龄。2002年,76岁的郑周敏在美国去世,留下了1千多亿财产给自己的独女郑绵绵。可无奈的是,郑绵绵尽管先前一直在管理父亲台湾房地产的生意,但却无法承受他遗留下来的大摊子。在一系列的错误决策被郑绵绵提出并实施之后,这家商业帝国变得逐渐衰败,以至于在短短的几年之后,郑绵绵就败光了父亲遗留下来的所有资产,郑周敏一手打拼出来的商业帝国也不复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