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朋友喜欢上英语课有哪些表现

 xiaohuaren 2019-04-23

小朋友喜欢上英语课有哪些表现呢?比如提前等待着老师到来,主动去和老师,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在唱歌的时候声音比平时大,跳英语热身操的时候比较认真,意犹未尽的感觉;对待老师的热情,能够更快的融入到上课环节中,中外教老师的互动交流中能够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积极地迎合老师的提问,对待其他小朋友不能完成的任务,或者没及时回答上来的问题,他都能够认真提示。老师教课的内容,关键点都听得认真,学习的仔细,课后看教材,经常听英语听力,跟着唱儿歌。生活中也时常的去找家长来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博得家长的赞美和认可;学有所获,得到表扬的孩子,学习会更有兴趣和劲头;如果家长置之不理甚至打击积极性,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很沮丧,有的时候家长的心是好的,方法处理不当,可能对孩子的兴趣以及努力产生影响;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因为家长的不管不问,任由孩子的自由发展,容易产生错误方向,孩子内心想表达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学习过程中孩子自然会有心得要和家长说,如果家长不想听或者敷衍过去,那孩子应该说的话就会保留下来,日积月累,不知道如何去交流了,好的积累会产生好的效果;不好的积累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家长应该见微知著。

令家长欣慰的是孩子的优异表现,比学习之前有明显的进步;学到该学的,是理所应当;学到了意想不到的进步和成果,那就是惊喜。活泼愉快的教学环境,总是能够吸引孩子的,特别是少儿英语培训过程中,婉转的词汇发音,神奇的发音,会让孩子感到新奇,但是学少儿英语,要有所依赖;就是学的过程中要有还在想要的东西,比如孩子喜欢和老师沟通,喜欢看的其他小朋友做游戏,喜欢听外教上课,喜欢某个可能存在的好笑的环节;正是有一个可以支撑孩子学习的兴趣点,才会有持续的动力。

当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如果没事情的话,就会跑出来和大家一起做;这样的教育方式是相对比较理想的,不言之教,对待小孩子,不要嘴上说说,要设身处地的去给孩子做示范,做榜样,孩子学的才会真切。其次要教会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独立生活,比如幼儿园阶段,老师和家长都会循序善诱的去培养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不舍得孩子吃苦,就像教孩子走路一样,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就心疼的不得了,这个时候要教会孩子,自己跌倒了要慢慢的站起来,哭过之后孩子就不哭了,如果哭了,家长就心软了,就马上来帮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家长就会来帮忙,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很多情况下孩子就是这样被惯坏的。当让孩子学习的时候,要不要太顺了,太顺利就是温室中的花朵,迟早要独立起来,当失去依靠,不知道如何去做人做事的时候,独立能力令人堪忧。

在培训和学习少儿英语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困难,要尝试着让孩子去思考,回忆,检索和联想,引导孩子去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和学习,加强内在的学习力量,也就是多启发孩子创造力,发明能力,思考能力,互助能力。有的能力是靠孩子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出来的,有的是通过教育和模仿获得,然后再实践中去检验。不要一遇到难处,就给孩子提醒,不是说不能提醒,要适当的去启发提醒;就像平时做题一样,不要做一个问题就想着去看答案,如果答案不是自己想的,心里就不踏实;心理上的习惯往往需要从心理上去修正。养成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导,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命令或者埋怨,只会让孩子去执行,就像一棵树歪了只去修正歪了的枝叶,不去去根本上修正。  

一般家长不喜欢的教学方式,也不建议孩子去学;因为有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孩子,就算教了只是学到了书本上的,不能真正的教育好适龄孩子应该做的;幼儿园阶段孩子打下英语基础,这个时候学英语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学习成绩,打基础是比较理想的,不仅是因为3-6岁孩子是语言和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更主要是能够空闲时间多,塑造能力强的特点。人格的完善,性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身心健康成长,都会有比较良好的基础。到了小学之后,孩子就开始更多的学科学习,除了作业就是为了提升成绩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学习内容上了,增加的更多的是智力和知识量的积累,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内在心理健康成长,独立能力,性格和处世能力的学习时间就会相对减少,只是在用到的时候多去注意,所以3-6岁的孩子学英语是相对比较容易。  

家长不喜欢白板教学,也不喜欢多媒体死板的去让孩子记忆词汇,句型,语法,然后背诵句子去练习口语,这样效果比较弱,将来对待真正学科英语的时候,往往会在知识量增加的时候,容易捉襟见肘,题海战术,记忆背诵,总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能力和技巧方法,往往比较重要;舍本逐末,当孩子毕业之后,真正能够掌握了多少呢。  

孩子接受少儿英语培训的能力,也就是理解和消化能力,是根据家长的教育有直接关系的;很大程度上孩子跟着老师学习,灌输词汇和语法,句型和阅读,拼读拼写,学习方法。家长培养的是孩子理解能力,为什么呢,平时家庭生活中,家长让孩子做什么事情,或者孩子需要什么,在交流互动中是如何理解,如何沟通和互动,家长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方式,以及行为,都会记忆在孩子脑海,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