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之资金平衡表 政府会计学习是一个过程,大家在新旧衔接和日常账务核算的过程中,会不断加深对政府会计的理解和认识。从实践出发到实践中去,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会逐渐形成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行政事业单位也好,特殊行业也罢,政府会计制度只有一个,大多数业务是相通的。 在此分享一下关于政府会计资金平衡表的做法,希望给大家学习和实践助力。 我在以前“政府会计学习(十一)丨资金结存—货币资金与银行存款的关系”的文章中,曾经提到算单位货币的资金的一个简洁公式: 资金结存的金额=单位银行存款 财政应返还额度 单位可收回款项-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款项。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理解单位资金结存—货币资金与银行存款之间的关系,基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是大于、小于和等于的关系。 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一公式,来验证我们新旧衔接的正确与否。 新旧衔接之后,大家按照新旧衔接的规定,对资产负债表的有关项目进行了调增和调减,最后确定了预算会计相关结转和结余的金额,以及相对应的资金结存金额,但正确与否,就需要拿这个公式来验证了。 上述过程只是提到了新旧衔接的过程,那么在2019年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如何检验2019年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都按规定进行平行记账了呢。 第一种方法:月末编制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的差异调节表,如果平了,说明核算正确,但手工编制也比较复杂,也让大家比较头疼。 第二种方法:月末编制资金平衡表,具体格式如下。 财务会计货币资金明细
预算会计资金明细
从上述表中,我们不难分析预算会计资金结存各个项目与财务会计货币资金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新旧衔接还是日常核算,都是可以利用这一张表的。 我们知道,在新旧衔接的时候,只有财政应返还额度,没有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在日常核算中,财政应返还额度都恢复或使用后一般只有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编制这张表之后,如果资金结存的数额与单位纳入预算管理货币资金的数额相等,则说明新旧衔接或平行记账是正确的。 当然这只是个初步验证,与第一种差异调节表是不替代的,可以是互补的,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完美。 另外,在这里还要提示,我们通过编制这张资金平衡表,可以掌握单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总规模,类似于我们做银行存款的未达账项调整,调整后的资金余额是单位可支配的银行存款金额,而不是为了平衡而平衡。 在资金平衡表的格式上,大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进一步了解单位资金的关系。体验这种数字关系是美妙的,零余额与财政应返还额度,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肯定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果两者不一致,肯定就是平行记账发生错误(前提是单位有基本账户,有些地区取消了基本账户,连往来资金也上缴财政了,这种情况,二者就不一致了)。 再者,我们观察1234的数字表示,大家也会了解货币资金与可收回、不纳入预算管理的相互关系。我们会看到预算会计里的货币资金为4,实际等于财务会计的现金1 银行存款2-不纳入预算管理2 可收回资金3,即4=1 2-2 3。 实际用简单的数字能揭示很多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大家在新旧衔接的过程中,有些绕不开的数字,用1234去模拟一下,会更清楚,以后我们再举例,关于应付款未进支出以及存货未付款如何新旧衔接,可不是简单的不考虑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