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玑巷:你的根或许在这里/中国文化报

 棋中王 2019-04-23

    珠玑巷:你的根或许在这里

周梦蝶

    舜帝南巡奏韶乐。“韶”字因此被赋予了美好、庄重的含义。从韶州到韶关,这个舜帝曾驻足过的地方,在往后的数千年中,孕育出了珠玑巷、南华寺、张九龄、慧能……这些或人或物或景,所承载的,是韶关特有的文化。2009年,韶关市政府将其命名为“韶文化”,并为此成立韶文化研究院,深入挖掘和研究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

    2015年,韶文化研究院发布一辑“韶文化研究丛书”,其中,由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赖井洋编写的《乌迳古道与珠玑文化》一书从地理与移民的角度探讨了珠玑巷如何成为韶文化的一个突出呈现。

    赖井洋在书中指出,乌迳古道是在“庾岭未开”前的“南北通衢”,是比梅关古道更早出现的南北通道。“庾岭”指的是盛唐时张九龄所开的大庾岭古道。在唐代以前,沟通五岭南北的通道就是这条北至赣州、信丰,南达南雄、曲江的乌迳古道。

    秦汉间的梅鋗、魏晋的李耿、初唐的杜愉悦,他们率领着各自的宗人循着这条狭窄、崎岖的小道跋涉而来。即使在大庾岭古道开辟后,平林孔氏、山下叶氏、水松董氏、古城李氏,这些南迁氏族或许依旧选择从这里穿过五岭,落户南雄,随后继续南行,直至珠三角,甚至进一步走到海外。

    “南来车马北来船”。正是这条重要的通道,在盛唐景象崩塌后,一直承载着无数中原移民为躲避战乱南迁,直至明清。遥想那些年间,他们“筚路桃弧”而来,“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徽钦北狩、高宗南渡,兵燹战祸中,苦的是百姓。他们遥闻岭南偏僻,地广人稀,“堪辟住址”。翻越五岭的烟瘴之后,疲惫的他们将迁徙的第一个家安在了乌迳驿道过梅岭后供人歇脚的第一站——珠玑巷。

    珠玑巷之名中唐时即有之,因聚居此地的张氏七世同居,朝闻其孝义,赐珠玑绦环以旌之,后来就以珠玑为名。南来的人们并非全都聚居于此,但却不约而同地将这里视为迁徙的象征,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当真正的故乡被五岭隔绝在千里之外后,他们将对故土的情感安在了窄窄的三街四巷中。

    杜、钟、邱、何、沈、刘……在百家姓上能找得到的姓氏,都能在珠玑巷里找到他们的宗族牌坊。据赖井洋考证,前后总共有一百个姓氏南迁珠玑巷。而由这里再走向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103姓,197族。难怪中山大学的叶春生教授说:“广东人不知道珠玑巷,就像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因为这里是无数广东人的根,也是他们的精神故乡。

    现在的珠玑巷,衍生了姓氏节、香火龙、古道梅松等多样的文化元素。它们有一些已经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但在这些缤纷的文化元素背后,广东人更需要记住的是赋予这些元素以文化内涵的精神,是属于广东人的,那份开拓进取、注重传统、感悟自然的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