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家的“耕与织”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4-23

不同于现代社会多种多样的行业,在中国古代,构成社会经济的根基是农业和纺织业,也就是咱们平时所说的男耕女织。

皇帝家的“耕与织”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最高统治者,对于这种推动国家GDP的经济方式,一直都是大力推崇的,除了每年去先农坛耕耘一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给天下人做个榜样,皇帝们还将“耕与织”的形象制作在各种器物上。

皇帝家的“耕与织”

将“耕与织”制作成的图册,要是放到现代,应当算是教育读本了吧。您别说,这里面对于耕田和养蚕、种棉、织布介绍得可是相当详细呢,图文结合,很有新媒体先行者的感觉。

皇帝家的“耕与织”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墨彩《耕织图》瓷板书

皇帝家的“耕与织”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制耕织图》

中国的瓷器名扬海内外,同时也是宫庭的重要装饰品,尤其是这种大瓷瓶,绝对满满皇家范儿,把耕织图画在它身上,充分说明了皇帝们对于耕与织的上心程度。

皇帝家的“耕与织”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五彩耕织图瓶

屏风也是古人居家日常的必备家具,把“耕与织”刻在上面时常观看,那是必须的。

皇帝家的“耕与织”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耕织图屏风

皇帝家的“耕与织”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耕织图屏风(局部)

皇帝家的“耕与织”

承德避暑山庄康熙耕织图屏风(局部)

除了上述形式外,“耕与织”的形象还被用缂丝制成挂屏,还被制作成《御制耕织图墨》,不夸张的说,皇帝们真是把“耕与织”的精神投射到一切物品之上呢。

皇帝家的“耕与织”

御制耕织图集锦墨

古人说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不认识五谷杂粮,不懂农业生产,就不能称其为“夫子”,古代的帝王们或许不懂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但他们也知道,吃得饱,穿得暖,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保障,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不懂得耕织的重要性的皇帝,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