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4-23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宋代瓷器中,最神秘莫测的已知品种莫过于哥窑了。

为什么说是已知品种呢?因为还有两个更神秘莫测的品种,由于缺乏可靠可信的实物,只见于历史文献中,所以属于未知品种,是否真的存在要打一个问号。那两个就是五代柴窑和北宋官窑。和本文关系不大,暂且略过。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讲真,汝官哥钧定五大窑中,汝窑遗址和南宋官窑遗址都已经被发掘,钧窑目前窑址没有发现数目字青瓷,学术界大多改变看法,认为北宋无官均,目前所见的数目字陈设钧窑极有可能是明代烧制。而定窑不但窑址早被揭露,且传世数量非常多。只有这个哥窑,到如今依然神龙见首不见尾,既没有发现窑址,市面上也几乎看不见实物。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也就是说,其实按照珍稀程度而言,五大名窑的排序在今天可能要发生变化了。除了更为珍罕的北宋官窑以外,今天的五大名窑排名应该是哥汝官定。没有钧窑什么事了。

说句题外话,不少收藏爱好者关注汝窑到底有多少件的话题,其实弦外之音就是说汝窑民间收藏了不少真品。讨论这种话题容易引来争吵,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汝窑是很珍贵,但现在新仿的汝窑瓷器,基本上已经破解了古代汝窑的烧制密码,所以有非常强的杀伤力。

再者,根据对河南地区瓷窑的考古发掘调查表明,至少在与南宋对峙的那一百年间,属于金国势力范围大河南地区,瓷业并没有萧条,反而烧制了大量的类汝瓷器。定,钧,汝类型的瓷器在金国时期从神坛走下,面向民间,所以不少民间收藏者手上极有可能有此类古瓷器。

也不排除金兵南下,当地出现窖藏的可能性。但汝窑瓷器,我们说的一般都指和清宫那批传世器类同之物。这类就极少了。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还是讲一下哥窑文物鉴定吧吧。由于只有哥窑目前尚未解密,所以第一,哥窑的市场价值远没有汝,官窑那么被广泛认知。拍卖行的价格,有时候还不如定窑钧窑甚至建窑一类的小窑口,属于真正的价值洼地。

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目前没有一套被大家完全认可的鉴定标准。再加上历史上仿哥窑仿的太多,有的已经完全混入古瓷当中,难辨真伪,所以哥窑的认知程度应该是目前五大名窑中最低的。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关于哥窑文物,目前已经可以知道的是,所谓龙泉章生一哥窑和传世哥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也就是说,历史文献中关于哥窑的论断,多数可能并不指目前收藏于两岸故宫和大英博物馆的那批传世哥窑器。

哥窑的烧制,最终还是指向杭州。笔者曾有论文,论述哥窑应该是南宋晚期宋理宗时期烧制于修内司官窑的新品种,也就是属于南宋官窑的大范围。但由于早已约定俗成,也确实没有必要把它们同南宋官窑等同起来。所以,哥窑的窑址被发现,就只能指望老天爷了。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关于哥窑文物,前辈孙瀛洲先生所说的那段话还是最有用的鉴别要点。

哥窖是宋代五大名窖之一,哥窑器物传世的至今少见,前人记载描述哥器造型种类很多。如砂足桶式花盆,盆内有胭脂润斑点和六个支痕,鱼耳彝炉是裹足支烧,器内足内皆有显著的丁痕,砂足海棠式花盆盆里有丁痕,均为稀有的珍品。裹足支烧六出口盘、砂足六出口盘也很少见。哥鋈的胎色、釉色、釉质哥窑采用瓷土淘炼细坚,因土非一种,故色也不一。我见到的有沉香色、浅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色等始色。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哥窑釉色,有粉青色、灰青色、鱼肚白色、油灰色、深浅米色等。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汽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泡珠明显均匀的其釉必灵活润泽。泡珠暗淡或无珠者,其釉必凝结而不润泽,这是釉料的配合和火度过之与不及都有关系。釉之光虽视若稍暗,而宝光内蕴,光泽象人脸上的微汗,润泽如酥。

根据笔者对哥窑瓷器文物多年的深入研究来看,孙老的目鉴经验是非常到位的。哥窑瓷器确实有多种胎骨,其釉也确实存在孙老说的灵活润泽和凝结不润两大类,以后者居多。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瓷釉,一种属于失透的石灰碱釉,一种属于半透的石灰碱釉类型。从陶瓷烧制的工艺角度来讲,半透明的石灰碱釉可能生产制造要早于失透的石灰碱釉类型。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而哥窑的各种颜色胎骨,则是跟哥窑制胎时加入的紫金土含量有关。研究人员还发现,紫金土淘洗的次数越多,则胎骨越紫黑,部分哥窑文物的胎骨,可能是这种紫金土所制。由此看来,哥窑的制瓷工艺和南宋官窑应该是一脉相传的关系。

至于哥窑的釉色,则没有太多秘密。偏青的釉色是在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的,月白是中性气氛烧成的,而米黄则是在氧化气氛烧成的。笔者曾见过一件一面青色,一面米黄的类哥窑器,其实属于古代柴窑密封性能不好造成的,在当时应该属于次品。

哥窑如何鉴定?故宫博物院孙瀛洲的秘诀很有用|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本文推介的这件哥窑菊瓣盘,是故宫博物院藏品,来源真实可靠,就属于失透的青釉。此器,

高4.1cm,口径16cm,足径5.6cm。盘通体作14瓣菊花形,弧腹,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丝铁线”般开片纹所分割。足底无釉,露出黑色胎骨。

由于哥窑瓷器的釉有两大类,胎有很多种,颜色更多,再加上一般收藏者看不到实物,网上的图片多数是早年所摄,有的甚至是从印刷品上翻拍而来的,失真度极大,所以,哥窑文物鉴定目前属于顶尖之谜,有兴趣研究的朋友可以多留意和关注笔者头条文章。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