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铃木敏文著作的《零售的哲学》

 昵称32901809 2019-04-23

经济是不断变化的,能否比他人早一步的注意到变化,并找出有效应对的方法,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办人——铃木敏文著作的《零售的哲学》。

此书是结合了作者40多年的零售经验,为你讲述击中消费心理的零售哲学。铃木敏文的很多创新,现在已经成为商界常识,本书把那些不可思议的零售创新娓娓道来,关于零售的一切: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等,他都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出零售界的新纪录,希望通过此篇文章能让你有所收获,让你在零售界也开出一片新天地。

本书内容分为八个章节,从图中可以看出,下文将有七个章节的图片内容。剩下的一章节也是呼应第一章,从打破常识开始。整本书将从以下几个观点来展开:

1.搞明白问题的本质。

2.执行上做到极致。

3.把心理学融入到商业中。

4.主动寻求变化。

5.遵循“假设->执行->检验”的步骤来做尝试。

搞明白问题本质:

铃木敏文从第一章开始,到最后一章结束,都在贯穿他的反对轻信常识的观点。本书的第一章叫做「一切从“打破常识”开始」,最后一章叫做「打破“常识”」。可见“常识”是多么的有误导性!在书中,铃木敏文介绍了多次他打破“常识”,发现问题本质的例子。

比如,在决定经营 711 便利店时,当时日本的小型商店经营得非常惨淡。普通人认为是大型超市挤压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间,当时确实 711 的母公司伊藤洋化堂在大型超市上很挣钱。但是铃木敏文认为小型商店的关键问题是:1、生产效率低下 2、没有差异化的竞争点。他认为解决了这两个关键问题之后,便利店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为了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711 实施了:1、密集选址战略 2、构建产品研发与供应的基础体系 3、注重与员工的直接沟通。第1,2点解决了小型商店的生产效率问题,而第3点持续产生一线的数据和想法,有利于构建差异化的竞争方案。最终成就了 711 成为了一家全球成功的便利店。

执行上做到极致:

在决定收购 711 原本的品牌授权方:美国的南方公司时。铃木敏文同样洞查出了南方公司失败的本质:他们没有构建出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以及美国社会产品结构的变化。随着收购后对美国公司实施单品管理、物流配送改革等措施后,很快就有效果了。

铃木敏文在书中讲看清楚本质的故事很多,也讲了很多他自己的分析,但是如何能够看清本质?对于这个问题,他并没有这方面详细的方法论。书中有一些经验似乎是不太好借鉴的,比如他喜欢通过广播大量地收集信息,喜欢开会演讲。当然也有一些是可以学习的,比如他总是会亲自到 711 店里面去体验商品和购物流程。

{!-- PGC_COLUMN --}

把心理学融入到商业中:

这部分内容,铃木敏文举的最成功的例子,是让商店返还 5% 的消费税的形式,代替原本让消费者麻木的降阶促销。这两件事情看起来本质上都是降价,但是返还消费税的形式迎合了顾客的情感诉求,令他们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主动寻求变化:

因为时代不停在变化,当市场环境变化时,原本的商业形式如果不做变化,那么就可能面临失败。铃木敏文说:711 是一家不断主动做出改变的公司。他确实在不断调整经营的方案,甚至不反对“朝令夕改”。书中的第六章的标题赫然写着:经营理应“朝令夕改”。

由于主动寻求变化,711 做出了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事情,例如推出送货上门服务,增加网络购物,针对日本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等。

主动寻求变化和刚开始说的搞明白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衔接在一起的,我们在搞明白问题的本质后,不能把这件事情就归为结论了。而是应该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地反复思考当时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很可能市场变化了,结论也就变了。

遵循“假设->执行->检验”的步骤来做尝试:

“假设->执行-检验”其实和精益创业中提到的 MVP(最小可执行产品)类似。在我们寻求变化,发现新的问题后,应该在小范围内尝试解决他。711 的很多尝试都是先在几家便利店中试行,然后再全国推广。这种最小风险的尝试,有利于公司大胆地试错。

总结

如果拿一句话来总结,711 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的经营哲学就是:主动观察市场的变化,在搞清楚问题的本质后,做到极致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利用 MVP 来试错,并且融入心理学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