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调查处
贵族是从哪里来的,要进行一番追根溯源。不仅要原富还要原贵。贵族的特点就是血统高贵。他为什么高贵呢,那就得问他爸爸,可是他爸爸前面还有爸爸,你一直追根刨底问下去的话。
贵族都是有世袭有谱牒的。不但财富世袭,而且身份也世袭。一代一代往下传。读历史有一件事最清楚,就是全世界最先富起来的人是一些人上人,这种人上人可能就算是最早的贵族了。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遗址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物质虽然贫乏,可是人已经两极分化了。老百姓住的地方,还有死了埋葬的地方,全都在低处。洪水来了,不想当鱼鳖你就赶快上树或者上船。

而贵族就不一样了,贵族住在高的地方,四周有一个很大很厚的城墙,既可以防盗贼也可以拦洪水。他们的确是人上人,住在高处不说,住的那个大平台,果园那一带完全令人想不到地面是人工弄的,开车都得走半天。这些贵族们死了以后埋在祭坛上面,一个一个祭坛就像是金字塔。
贵族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讲血统,我们知道养马有所谓的纯血马,纯血马都是要登记造册的。这个贵族也一样,非常强调血统要纯之又纯。欧洲贵族门上有族徽,墙上有盔甲刀剑,马厩里面养着马,日本贵族也这个样子。

中国贵族金玉满堂,这个金不是黄金是青铜。商代铜器上面有族徽,这个器皿是哪一家的分得非常清楚。西周铜器有一种铭文叫策命金文,策命封赏的时候就会把天子委任状重复一遍,你爷爷你爸爸有很大的功劳,现在我要任命你,让你继承他的差事继续当他们当过的官。最后结束的地方都有一个套话,就是永保佑子子孙孙,这些都是跟延续他的香火有关。
贵族也很讲究姓氏。有一个姓就是带女字旁的姓,像什么姬姓、姜姓,这是中国真正的远古贵族姓氏,普通人是没有这种姓氏的。

但到秦始皇时,中国古老的贵族模式发生了颠覆。秦始皇用商鞅法推行二十等爵制,有了这个制度,人不问出身,只要你地种得好,杀敌杀得多,可以一级一级往上爬。该杀的杀,该罚的罚,从此除了皇亲国戚谁都不是贵族。高官厚禄地位在高,那叫高官不叫贵族。
秦始皇号称始皇帝,皇是三皇,帝是五帝,把所有高贵的头衔集于一身,原来意义上的贵族他是最后一人。
我们都把秦始皇叫嬴政,其实这是错误的。大家都以为秦始皇是陕西人,但是他的祖庭却在曲阜。嬴姓西迁,先入山西者为赵,后入陕甘者为秦,秦赵是同族的。赵是最初住在霍山下,也就是洪洞县的赵城镇。天水赵氏、邯郸赵氏、太原赵氏都是来源于赵城。北大汉简有一篇叫《赵政书》,可以证明秦始皇是叫赵政。这种氏,汉以来才叫姓。我们只能管它叫赵政,不能叫嬴政。

中国有没有跨朝代的贵族呢?有,只有一家,就是姓孔。孔子是素王,没有王位的王,中国读书人奉他为万世师表,但是他只是一个精神贵族。
在贵族底下有平民。人分三六九等,从来就不平等。统治者说既然不平等,当然得分高低贵贱,重要的是长幼尊卑有秩序。这种秩序孔子叫“礼”,秦始皇叫“法”。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身份是固定的,生下来是哪一种,世世代代就是哪一种。
中国跟印度不一样,我们的四民秩序是士、农、工、商。士早先是武,士后来是文士,文士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高不是读书本身有多高,而是读书才能做官,除了皇上他们就是当时的成功人士、人上人。
农的地位也在工、商之上,很多读书人都是从农村来的,上层和下层有流动。和尚、道士不从事生产,处于社会边缘,没有特殊地位。传统中国优点是世俗程度高,没有教皇,只有皇帝;没有小贵族,只有皇亲国戚,赐给他们食邑,让他们做一个不问政事的藩王。权力高度集中,国家大一统,民族多元化,宗教多元化,阶层有流动,但都没有贵族阶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