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5000年的大智慧,就藏在这一个字里——度

 我的书海601 2019-04-23

1

先看看中国智慧的发源:

虽然,中国人很讲究阴与阳的对立,但是,八卦图告诉我们:阴里有阳,阳里也有阴。

也就是说:没有完全的“对”,也没有完全的“错”。现实里的事情,往往是对里有错,错里有对的。

中国人懂的“是中有非,非中有是”的道理。所以,如果单纯用“对”和“错”去判断事情,总是会有失偏颇的。

再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西方社会里只有一和二,所以一切事情都是对立的:要么的对,要么是错。

而中国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我们有了一个三,所以很多事物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的。

因此,西方人做事总是求个对错,而中国人做事求的是分寸!

记住这一句话,能让你瞬间明白很多你之前想不通的事。

2

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也没有绝对的真或假。正所谓:真到假处真亦假,假到真时假亦真。

那么,既然不讲对错,我们如何讲究什么?

中国人讲究的是分寸,也就是一个“”字。

万事须讲“度”,浅尝辄止、隔靴搔痒,意思是程度太浅,无法使事物发生根本改变。

但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这又在教导我们:凡事过了那个度,就会朝对立的方向发展。

所以才有了急流勇退、凡事只求八分圆的说法。

这个“度”其实就是“分寸”,也是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它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艺术,能让你轻松把握了命运。

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能一路顺风顺水,并不仅仅在于他们多么聪明、勤奋,而是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不偏不倚,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一句话,他们能够把握住分寸。恰如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非要做到绝对的“正确”。

3

曾仕强曾以吵架为例来说明这件事:西方人吵架,对错会分得很清楚。中国人要是吵架了,是不能分谁对谁错的。比如两兄弟吵架,要是被分了对和错以后,结果是明朗了,但是兄弟两人的心也散了。

即便是分了对错,即便你赢了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在中国,大人处理兄弟吵架、老师处理同学打架、领导批评员工争执,一定要说两个都有错,两个都该骂,然后还要告诉他们,互相反省,互相道歉,互相承认错误。

所以,中国人讲究的是分寸,大家都不要太过分,都给彼此留一步,都能主动让一步。有什么事大家好好商量。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如果一定要分和谁对谁错,分到最后离心离德,尽管天天住在一起,但是有时候还不如路人。

即便你有理,即便你是对的,即便你有功,你依然不能得理不饶人。你必须时刻检讨自己还有哪里不足,人无完人嘛。你应该看看自己该如何进步,甚至你要让对方能和你一起进步,这才是大格局。

中国真正受欢迎的是这种懂的分寸的人,而不是一心做对事的人。

4

比如,有很多人就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然后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对人寸步不让,一副有理走遍天下的风范,咄咄逼人。

但是到了最后,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一种双输,只不过看双方哪一个输的更惨而已。甚至这样还能对方逼得要和你同归于尽,何苦呢?

还有很多人因为一点小成就就居功自傲,让周围的人都很不愉快,然后非要把自己的对和别人的错划清界限,自恃功高,这种人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算计,古往今来,栽在这个事上的人太多了。

所以,如果不懂得分寸,你做的越对,反而得罪的人就越多。因为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你不肯让人半分,所以你被周围孤立了。我们生活里经常见到这种人,她们就是不依不饶,不放下身姿,变通一点。非要分出个是非对错,到最后亲人也能成路人,甚至成了仇人。

如果为了对错而较量,结局一定是双方都会输掉,只是看谁输的更惨而已。

所以啊,有句话说:得理不饶人,理直气壮。但是我奉劝大家:得理也要饶人,理直也气要和。

还有的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这人就是性子直,有什么就说什么,你别介意啊!”然后开始口无遮拦,当着众人面滔滔不绝的论述起来。

5

性子直和不懂得分寸完全是两码事。这样的人很容易让别人下不来台,虽然别人表面上不说,但是内心对你有了芥蒂。

再好的建议也好适可而止,要懂得旁敲侧击,或者迂回的表达,要让对方发自内心的接纳,而不只是表面上应付点头。

千万不要以为你一心为了别人好,就可以得到换回别人的真心。要知道: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忠言都太逆耳,会遭人记恨的,这就叫人性!

在中国,懂人性远比懂做事的技巧要重要的多。

恰如其分、花好月圆,和谐,圆满,才是我们追求的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