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读书日 | 读经典,听它静水流深

 白桦树2008 2019-04-23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书香袅袅,引来无数读书人,不拘年龄、职业和地域。全民阅读正从一个美好的愿景,一步步朝现实迈进——

全民阅读“读”什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发布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坚持重在内容,提升质量。全民阅读的核心是阅读内容。”由此可见,提升阅读内容质量,就在于提升阅读价值,而最有代表性的、最精髓的就是阅读“经典”。

何为经典呢?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给出过一个定义,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怀着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那什么是先期的热情呢?就是指,你还没读这部经典就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热情。

想想就激动。

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提到阅读经典就开始兴奋,意味着这里的人们所拥有的文化和思想有多深厚和多元,预示着他们的未来也充满希望。

在我国,古往今来,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打磨的作品大浪淘沙而百炼成金,成为传世经典的著作并非少数。

《论语》《春秋》《战国》《孟子》《老子》《庄子》等,是经久不衰的诵读经典,是华夏文明的瑰宝。纵观历史长河,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到楚辞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耳熟能详的《孔雀东南飞》到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还有大量的宋词、元曲和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等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经过前人的艺术加工世世代代的传唱和诵读,成为了流传海内外的经典。

通过阅读经典、创造经典、传播经典,中华优秀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繁衍和传承。在当代,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张爱玲等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作家莫言说过,经典是经过时间和千百万读者考验的,读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经典。曹文轩也曾说:“要读书就读好书,读经典。要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读有价值的书。”

那么,经典在全民阅读中又该怎么推广呢?

“静水流深、深水流缓。”首份开展全民阅读提案的第一提案人、作家聂震宁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于聂震宁而言,全民阅读是需要沉住气的慢动作,“这可不是跳健身操、广场舞,音乐一响,比划一下就皆大欢喜的。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应该追求静水流深、持久绵长的效果,在广泛发动后还要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专业性的帮助,提高阅读力,提升阅读兴趣。”

如今“樊登”“得到”等与“互联网+”融合的解读式压缩读法受人推崇,相对于很多人应该“读纸”而非“读屏”的执拗,聂震宁对此似乎多了一份宽容,“碎片阅读总好过不读”。但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APP音频读书在带给受众便捷的同时会不会无形中助长“偷懒”的念头呢?沉下心自己慢慢品、细细读才是正途。

让我们细读经典,读出阅读的乐趣,读出前行的勇气,读出精神的力量。

杂 谈 

愿诗意的阅读生活成为习惯

近段时间,随着“世界读书日”的活动氛围逐渐浓厚,我常常触景生情,怀念年少时快乐的读书日子。读书,犹如黑洞暗影区域外的光环,惹人遐思。

其实,童年的我是一个调皮的男孩,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趁夜摘西瓜、放牛挖红薯,“坏事”做尽,荒废了学业,仅小学就复读了两年。以至于现在我偶回老家,村里的老人依然惊讶地问:那么调皮的一个孩子,怎么就能考上大学,怎么就能在城里吃上国家粮。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玩劣成性的我,也有安静如水的一面。这令我安静的“定海神针”,便是家中满屉的书籍。

父亲爱藏书。每次“玩”得无聊,我就把父亲的藏书偷出来,找一个偏僻的地方静静地看。小河边、田地间、柴草堆、屋檐下、大树上,都留下我看书时的身影。书籍,降服了我纵横的“野性”,也渐渐懂得了上学的重要性。不贪玩了,爱学习了,考试成绩像点燃的冲天炮,直溜溜地往上窜。用老师的话说“天灵盖终于被撬开了”。

参加工作后,有工资了,我开始疯狂地买书。家门口有个书店,老板是个胖得可爱的小哥。我经常去他那儿买书,日子久了就熟悉了。小胖哥说,难得看到现在还有像我这样爱读书的人,以后有好书会给我留着,想要什么书也愿意专程为我去采购。我以为小胖哥只是玩笑话。没想到,日后来了好书的时候,他竟然真的给我打电话。记得有一次,我想看田雁宁的《无法悲伤》,小胖哥特地上省城排了一天队,等买到书时错过了最后一趟回家的班车,不得不在候车室蜷了一晚上。当捧着田雁宁的书时,我的眼眶湿润了:为获得心爱的书而欣喜,为小胖哥的真诚而感动。

1995年4月23日,首个“世界读书日”应运而生,从此推动了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创建书香国家、书香单位、书香学校、书香家园……一系列倡导读书的主题活动如雨后春笋,风生水起,激荡心灵。我所在的新干县,是江西十八古县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近年来,县里高度重视“世界读书日”,先后开展了读红色书籍、阅国学经典、品名著名篇等系列主题读书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文化,让人们感受阅读的力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越来越成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像窗台上盛开的串串红一样,人生也有着不可逆转的四季。历经了红火奔放的青春,生活逐渐趋于平淡,在与各种无效的交际告别之后,唯有读书才是最好的陪伴。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读书使人优美》的散文中发问:“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读书,正如这芳香的花环,簇拥着我们真实平淡的人生。

愿诗意的阅读生活,成为我们一生的习惯!

今天,你阅读了吗?


来源:经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