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如何做到“高质量”且“平易近人”?

 hack1111 2019-04-23

斯坦利·冈察斯基《Almost Classic》

虽然现在人人都能接触艺术,但许多人仍有“有钱人才享受艺术”的刻板印象,这种观念并不利于现代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对艺术界来说,如何让艺术“平易近人”,又不降低其质量成了一门技术活。

巴黎艺术实验室近日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艺术中心,试图打破“只有中产阶级能接触高艺术”的现象。该艺术中心由明星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David Chipperfield)和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进行设计。

巴黎艺术实验室的建筑效果图

除博物馆及画廊外,这里还包括旅馆、社会住房、奢侈酒店、商店、酒吧等功能性建筑区域。其负责人Marc-Olivier Wahler表示,这种布局是希望让人们即使不进入博物馆,也可以与艺术不期而遇。

艺术家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近日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行的艺术展也是兼具多功能的艺术环境

让观众与艺术相遇,需要调动人们欣赏艺术的积极性。不论是哪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有其意义和价值。艺术的普及不仅仅要调整宣传手段,还要从作品角度思考如何更能引人注目。

波兰艺术家创作的以梵·高为主题的动图

「融入“网红”元素

为了让观众更关注艺术作品,当下最常见的做法之一就是将“网红”元素融入艺术。人们或是将艺术品打造成“网红”,或是将“网红”元素带入艺术界。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打造了一个热门话题,让艺术品更接近现代人的生活。

teamLab《与花共生的动物们》

网红展就是这一现象的最佳证明。为缅怀“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艺术家们以他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作。杰夫·昆斯(Jeff Koons)创作了题为《迈克尔·杰克逊和猴子Bubble》的镀金陶瓷雕塑作品,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人。

杰夫·昆斯《迈克尔·杰克逊和猴子Bubble》,雕塑,1988年

而美国肖像画家凯欣德·威利(Kehinde Wiley)则根据迈克尔·杰克逊生前委托,创作了油画《Equestrian Portrait of King Philip II》。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也加入其中,以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形象为基础进行过创作。

Kehinde Wiley《Equestrian Portrait of King Philip II》,布面油画,325×284.5cm,2009年

安迪·沃霍尔以迈克尔·杰克逊为灵感创作的作品

从teamLab的创作,到草间弥生、村上隆的作品,这些艺术品因其色彩鲜艳、形式新颖、符合当下社会流行趋势而吸引了无数人慕名参观。这样的高人气使得这些艺术展甚至成为了“网红打卡胜地”。这些艺术展在吸引观众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人们在参观的同时也应关注作品背后的内涵,而不是单纯地走马观花。

草间弥生《无限镜屋》,装置艺术

“改造”传统艺术

但需要被关注的不只是当代艺术,还有传统艺术作品。近些年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都是从不同角度宣传国宝知识、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前者是将国宝的来历及背景以话剧的形式演绎;后者则是将故宫当下状况与大热的文创产品结合。二者虽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以宣传传统文化为出发点的。

《国家宝藏》概念设计图

《上新了故宫》推出的衍生文创产品

欧洲艺术家也为让人们重新关注古典艺术作品而不断努力。法国当代艺术家Leo Caillard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式,给古典雕塑“穿上”了时装。这组名为《Hipsters in Stone》的雕塑作品在古典派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是艺术家对于当代社会与古典文化的思考,他希望通过这种幽默的表达帮助观众发现传统作品的另一种魅力。

Leo Caillard《Hipsters in Stone》

在西方,这样对传统作品进行再创作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是让艺术品“动起来”的动画作品,还是给古典主义人物加入现代生活元素,艺术家用当代理念及科技手段给传统艺术注入新鲜活力。这份“活力”之所以能和传统艺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1+1>2”的效果,与艺术家对前人作品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

「高科技的应用

降低接近艺术门槛的方法不一定是对艺术品进行改造,还可以从布展及观展角度入手。在布展上,虽然传统的画廊更适合观众安静地品味艺术,但带有创造性的艺术空间更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Lafayette Anticipations艺术空间外观

Lafayette Anticipations艺术空间内部

由法国老佛爷基金会(Fondation d'entreprise Galeries Lafayette)建造的艺术空间Lafayette Anticipations被认为是法国全新的艺术地标。该艺术空间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打造,在布置上融合了艺术、时尚、设计等元素。同时,这里还专门为艺术家预留了创作空间,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艺术家能在此进行合作交流。

而从观展方面来说,新技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从虚拟成像到AI创作,这些科技手段的适度使用可以提高观众的艺术体验效果。观众甚至可以“进入”画中,以全新的视角感受艺术。

观众体验VR艺术展

而虚拟博物馆的开设则解决了人们受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无法现场感受艺术的问题。并且,由于虚拟空间不受限制,虚拟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每一件展品的详细介绍,丰富了人们的观展体验。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在谷歌上的虚拟博物馆界面

谷歌(Google)在其“艺术计划”(Art Project)项目中,利用虚拟成像技术与全球700多家艺术机构合作,建立了独特的线上虚拟博物馆。在虚拟博物馆中,观众既可以一次性感受艺术家维米尔(Vermeer)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作品,又可以发现极易被更改、毁坏的涂鸦艺术作品。

谷歌利用虚拟成像技术开发的虚拟博物馆

在虚拟博物馆,每一幅画作都有其对应的介绍。

虽然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凭借网络、智能手机等欣赏艺术作品,但在18世纪启蒙运动之前,艺术是身份等级的象征,只有贵族和皇室才有多余的金钱可以享受。

面对这种情况,仍有很多艺术家选择以底层人民生活为创作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现状。即使不能直接欣赏艺术,普通群众也从未“远离”艺术,艺术从不专属于某个特定群体。

胡塞佩·德·里贝拉(Lo Spagnoletto)《跛脚儿童》,布面油画,164×94cm,1652年,画面中的男孩虽身有残疾但仍自信开朗,艺术家希望透过画作鼓励人们乐观向上。

对现代人来说,艺术已不像从前那样遥不可及。但想要打破“艺术难接近”的印象,绝不是简单地靠时间推移就能改变的。除了进行创作,不少艺术家也把普及艺术当做己任,通过对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调整,让艺术更加“平易近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