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稀清代老皮影,首次汇集出版

 許學仁 2019-04-24

作者简介

      丁克西,1947年12月生于四川荣县。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美术专业,曾供职于甘肃省永登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职称。现为甘肃省美协会员,兰州市美协理事。长期从事清代皮影戏的研究和实物收集工作,并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人民画报》等期刊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十余篇。

责编推荐

      皮影戏,在中国民间演出了一千多年,流派纷呈。其中,西部皮影绘刻艺术成就尤高。然而,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普及,皮影戏已濒临灭绝,仅在偏远乡村尚有少量残余。这样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任其消亡,显然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本书作者丁克西先生肩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寻访和研究皮影30余年,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偏僻乡村拍摄了大量清代皮影影偶照片。这些皮影在老艺人家中流传了数代,除了偶尔演出,平时秘不示人,故图像弥足珍贵。近年来,丁先生从积累的皮影照片中精选出近千幅作品,编成此书,使这些绘刻精美的清代皮影能化一为千,永久流传,真是功德无量!本书所收皮影,生、旦、净、丑、残脸等,行当齐全,头梢、身段、骑靠、景片、道具等,应有尽有,角色形象丰富、传神而又无一雷同,色彩艳而不俗,搭配协调,能充分展示传统皮影的华美风貌。如此大规模的清代皮影结集出版,还是首次,相信对于戏剧研究者、艺术工作者以及广大民间工艺爱好者而言,是个福音。

自  序

      中国地域广大,古代交通不便,风靡各地的皮影,从影人刻绘到表演的音乐曲式,皆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我所拍摄、整理、研究的是甘肃黄河以西,包括青海东部一带乡间皮影影偶作品,属于陕西流派。为了比对,我曾到北京一家私人皮影博物馆观摩过河北唐山、乐亭风格的皮影,也曾到成都木偶皮影剧团了解过成都皮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传统戏剧古典剧目得到解禁。在陇原大地上,一些皮影老艺人用牲口驮着影箱开始在乡间巡演传统皮影戏。“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久违的皮影戏引发了人们回味往昔乡愁的热情。皮影艺人接到演出的邀约不断。文化界把这种有传承并还在演出的皮影称为“活态的皮影”。我就是在这一时期接触到民间皮影的。由于喜爱,我与多个皮影艺人长期交往。艺人们去乡间巡演时我也经常跟着,得到了他们的信任,见到了一些深藏箱底的宝贵皮影影偶和相关资料。我被这些祖传的精美清代皮影所深深震撼,于是萌发了要把这些清代皮影艺术作品拍摄下来,系统汇集成一部画册,以让更多的人欣赏、研究的念头。我把这个构想告诉艺人朋友们,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这些清代影偶作品,自然光下观看,其貌不扬,对着强光透光观看,则绚烂美丽。怎样把它们记录在胶片上呢?我想出一个办法:用影幕一样大的平板玻璃,装上铁皮框,在玻璃的一面贴上极薄的白纸,另一面用胶带贴上影偶作品,对着阳光用逆光拍摄。拍摄时除玻璃框外,四周要用遮光布遮住光线。在强烈的阳光下,这些留在反转胶片上的影偶轮廓锐度极佳,色彩还原也很为理想。在十多年内,我共拍摄了八副皮影影箱的影偶,记录在30来个胶卷上。2005年后,我又用数码相机补拍了一些内容。

      这些一百多年前的皮影作品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美妙绝伦,是皮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但是,由于这些影偶都经历了成百上千场的演出,几乎有一半是残缺或半残缺的状态,有些已被油灯烟熏得很黑,也有些有修整时用水清洗的痕迹。当然也有保存得很完整的。我从拍摄的大量图片里挑选整理出1000余张,依照艺人的传统对皮影影偶进行分类,形成一整套大规模、成系统的影偶艺术作品,了却了三十多年的夙愿。

      对于影偶的定名,我也遵从皮影艺人的习惯称呼,凡戴帽、盔或巾者,均以角色加帽、盔或巾来指代其身份,如:“员外帽”指戴帽的员外,“将军盔”指戴盔的将军,“将军软包巾”、“将军硬包巾”分别指戴软、硬包巾的将军,等等,不再另予改名。

      2004年11月,我带着所拍摄的影偶照片,去北京拜访了冯骥才先生,得到了冯先生的热情指导。本书书名也听取冯先生的意见,定名为《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

      拍摄整理这些清代皮影影偶,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缘分,愿读者能在这些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作品前得到美的享受,以及更多的传统文化方面的思考。

精美图片

番元帅金斗冠  番元帅软包巾

红脸都督

火灵圣母骑金眼驼

火神

女将草帽  女将扎巾

土地爷

绿蟒袍元始天尊

熊仙

变脸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