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丨家教

 黄少祺 2019-04-24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你和孩子读书了么?

世界读书日上海网站优化

WORLD BOOK DAY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对外公布了结果。

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人均4.66本基本持平。全年读书10本以上的国民为11.5%。

通过此次调查,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据了解,从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来看,2018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68.0%,低于2017年的75.8%;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6.3%,较2017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6.4%,低于2017年的90.4%。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大量信息爆炸式的出现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读书对于现代人来说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同时社会的发展形成一种不读书依靠其他方式也能成功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读书无用。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们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些大家已经给出最好的答案了

曾国藩说过,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提升品格,减少堕落的时间,多留读书的时间,现在读书的厚度决定今后远行的长度。

杨绛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季羡林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林语堂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三毛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伏尔泰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毕淑敏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分享一些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小方法

不要把阅读当作一种处罚

千万不要用规定孩子每天读几页书,或者是必须读多少书来作为一种惩罚。

如果你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总是用强制他阅读来作为一种处罚的方式,那么,就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对阅读抵触的情绪种子,一旦他形成了这样的看法,那么就会更加排斥阅读。

读书应该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我们应该正面引导孩子去享受和体验那种乐趣,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

我们可以买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作为奖励,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就把书当成“奖品”送给孩子。

孩子的天性总是充满好奇、喜欢新鲜的事物,拿到书后,他们很可能—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觉得每本都很有意思。

对此,我们不必过多地干涉,只要孩子愿意拿着书津津有味地翻看,就说明他们已经走出了阅读的第一步,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而不是动不动就横加阻止,非让他们把一本书从前到后看完。

电视电影可以“做媒”

有一些电影、电视、动画片都是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我们可以让孩子去看看。比如,让孩子看看《三国演义》动画片,但是不要全部放完,给孩子留点悬念。每周只播放五集,孩子还想看怎么办啊?这个时候就可以鼓励孩子读书。

阅读不能强迫,要适当引导。虽然原则上我们应该尽量少带孩子看电视,但是有选择性看一些还是需要的,特别是一些经典原著改编的电视电影。

见过这样的例子:一位家长很想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小时候看《西游记》连环画的乐趣,但是孩子不喜欢看。后来他就先给看了几集《西游记》的电视剧,孩子的兴趣马上上来了。但是他有技巧性地告诉孩子,再看后面的需要等,孩子等不及,就抓起连环画先看起来。

鼓励孩子阅读输出

输入之后,输出同样非常重要。

在孩子阅读书籍之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增强孩子思考能力、沟通和表述能力。

鼓励孩子去做阅读笔记、给书中的人物画一幅画等,这都是一种输出。

强力推荐要用漂亮的笔记本来记录读书笔记,用笔写会比电子输入印象更深刻。孩子写完后翻阅看看,也会很有成就感。

如果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在他表达之前,实际上他经历了一次深度的思考,在他写、记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写作、思考能力。

孩子早期阅读的能力从来都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他们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就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

内容转载丨“主题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丨唐莉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