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维故地,千年下州。文昌首善,大美山川。背负双凤朝阳,襟带白马碧水。丁酉秋月,下州、前凹二村及社会贤达集三百八十三人之绵力,铢积赀财凡十七万八千七百余元,重修文昌庙于南垴坡松岭“小蓬莱”。旌表德化,鸿启斯文。寒尽暑至,华构乃成。重楼高矗,飞阁流丹,蕙香飘野,气韵荡然。 夫以文化昌明之地,尚圣人遗风,结伴扶筇,林间拾翠,溪畔寻幽,诗酒雅集,不知乡关之日暮,倦鸟之归巢,亦古人彼时之赏心乐事耳。然雄鸡一唱,古村兴焉。劝稼穑,务工商,厚人伦,美风俗,垂衣拱手而一村治。然后振臂一呼,比邻而景从。竭其力,致其身。复旧观,增旧制。修吾文,懿吾行。仰观牛斗,躬迎文昌之盛。俯察山川,雅纳文运之隆。家家捧读圣人书,户户秉烛映窗棂。乃得济世良才络绎于道,俊采星驰星斗其文,莘莘学子踊跃龙门。 善哉!增山川之美景,励邑人之向学,壮后人之游览。一庙之建而三美具,文道之昌可知矣,后贤亦当可畏矣。惟望聚八方祥瑞,养沛然之气,期人文之蔚起,则不负建庙之盛意云尔。 戊戌仲夏,邑人平头韩慕青撰文以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