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蛇床子或可用于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治疗

 369蓝田书院 2019-04-24

马尔尼菲篮状菌(TM)为双相真菌,在25 ℃呈菌丝相,37 ℃致病状态时为酵母相。TM感染引起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一种凶险的极易死亡的系统性真菌病。由于两性霉素B等常用抗真菌药治疗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不良反应多,患者不耐受且易复发,寻找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研究显示,蛇床子对新型隐球菌、镰刀菌、白念珠菌、曲霉等临床分离的 9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蛇床子素是蛇床子的主要成分,罗秋红等以蛇床子素对TM进行药敏实验,为蛇床子治疗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提供实验依据。

蛇床子素体外对酵母相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抗菌活性检测

罗秋红1    潘开素2    罗宏2    曹存巍2

作者单位: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南宁  530023;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南宁  530021

【引用本文】罗秋红,潘开素,罗宏,等. 蛇床子素体外对酵母相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抗菌活性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 52(4): 262-265.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9.04.008

【关键词】    踝节菌属; 蛇床子素;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马尔尼菲篮状菌

TM菌株20株,包括1株标准株, 2株氟康唑天然耐药株,11株临床分离株,6株野生竹鼠分离株。使用96孔细胞培养板,采用微量稀释法制备蛇床子素、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药敏板。将TM受试菌以(1~5) × 103 CFU/ml菌悬液接种于药敏板,在 37 ℃下培养48 h后观察结果,同时设阳性对照(仅加入TM和培养基,不加药物)和阴性对照(仅加入培养基,不加TM和药物)。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颁布的酵母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 M27-A2判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与生长对照孔相比, ≥ 80%生长抑制所对应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氟康唑MIC,其余药物MIC为100%生长抑制所对应的最低药物浓度。

质控株MIC值均在参考范围内,阳性对照孔TM生长良好。氟康唑MIC值范围2.0~8.0 mg/L(对氟康唑天然耐药株为128 mg/L),两性霉素B 1.0~4.0 mg/L,伊曲康唑0.03~0.25 mg/L,伏立康唑0.06~0.25 mg/L。蛇床子素对标准株FRR2161的MIC为16 mg/L,对氟康唑天然耐药株的MIC均为32 mg/L,对1株野生竹鼠分离株MIC为128 mg/L,对其他16株TM菌株的MIC值范围为16~64 mg/L,MIC90及MIC50分别为64和32 mg/L。

蛇床子素具有抑制酵母相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活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