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怎样让乐器的演奏更加接地气儿
2019-04-24 | 阅:  转:  |  分享 
  


怎样演奏乐器地道?





注意本专业乐器和其它乐器的区别。如果是笛子专业的演奏者来吹奏葫芦丝,肯定会有惯性思维或者根据以往的笛子的吹奏经验来作用到葫芦丝上,很多演奏手法和技巧的处理上都带有笛子的思维定势,而这也往往导致了“葫芦丝曲竹笛味儿的”怪圈,而这种现象在乐器圈更是司空见惯,如果演奏者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另外的乐器身上,直接套用本专业的乐器演奏经验来演奏另外一个不同的乐器,这个问题始终无法避免。好的演奏者不能仅凭本专业的演奏经验来移植到别的乐器上,而要深入的研究乐器的制作原理、发音原理及演奏技法等与其本质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最好去这个乐器的发源地进行实地考察,追本溯源,向当地的民间艺人、艺术家请教,这样才能使之保持乐器原有的韵味。



注意不同乐器的常用演奏技法,区别对待。拿葫芦丝来讲,虚指颤音是应用最广同时也是最能凸显葫芦丝纯正傣族韵味的技巧,虚指颤音运用的好坏与否往往决定着作品最后的呈现效果,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而虚指颤音就是贯穿整个葫芦丝演奏技艺的核心,把虚指颤音学好了那葫芦丝的演奏也就基本到家了,而这个技巧也符合傣族人对其乐器的认知感和互通性,有时候乐器是否接地气儿所谓的正宗与否,其实就在于你对这个乐器背后的民族文化有多少的认知和接触,如果你能按照当地人所习惯的演奏技法来演奏这个乐器,那你的演奏在他们看来就是接地气的,属于他们民族的风格特点,这一点很重要。说起虚指颤音,不同的乐器在具体的演奏操作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竹笛的虚指颤音,往往是在演奏的这个音音控旁边的三分之一处,手指平稳的颤动;而葫芦丝是在演奏的那个音下方第三孔上进行平稳的颤动。当然了,如果你手中拿的是葫芦丝,那就不能用竹笛的演奏技法来直接移植到葫芦丝的技法演奏上,否则就风马牛不相及了。



在音乐编曲上充分考虑到不同乐器的民族化风格特点,尤其地方的乐器的融入。傣族人民大多能歌善舞,在节日的集会上他们经常使用铓锣和手鼓、芦笙等助兴,而如果演奏者仅仅是按流行的风格走,完全不顾民族的特色乐器在里面,就丧失了民族化地方化的特色,而如果在编曲制作中加入了这些特色化的乐器,并进行合理的配置,这种作品就往往散发出了浓郁的民族化特点。现代化的编曲往往是利用先进的编曲软件,来模拟出需要的音乐,后期再进行合理的编排,如有需要还可以将某些模拟的乐器替换为真实的乐器,这样效果会大大的提升,MIDI音色库中的竹笛和唢呐还有二胡的音质是特别差的,如有条件,完全可以找乐手进棚实录、省时高效还高大上,再结合人们的听觉习惯进行创意的结合,而这样的作品就是最接地气儿的。编曲往往能给作品带来颠覆性的二次生命,观众第一时间喜欢上你的作品往往取决于编曲的创意,而演奏的成分占的分量要明显小很多;真正在意自己作品的人,往往对优秀的编曲师十分挑剔,其实为的就是作品的考虑。



演出服装也是凸显民族文化的集中显现,根据不同的音乐挑选适合的服装。音乐更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服装背后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或者国家的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服装还能很好的反映出演奏者的身段美,结合舞台灯光会产生浮想联翩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印第安人音乐中的所凸显的安第斯音乐风格及印第安的服装,对于音乐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烘托作用,而人们往往最先被其华丽鲜艳的镶嵌着鸵鸟毛和兽骨的服装吸引,可见,服装在音乐的演奏及表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演奏者往往会对服装的要求特别高,这也是为音乐而考虑的。



注意学院派与民间派的风格及区别,辩证对待。学院派的专业毕业的演奏者往往乐理知识扎实、基本功也特别牢固,音乐各方面的处理也都特别到位,有板有眼,这也是学院派的重要特征,而民间走出来的艺人往往在乐理知识方面不是十分充足,没有接受到系统完整的乐理知识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虽然如此但民间艺人凭借民族地域的优势,不断的提高自己乐理方面的认知和学习水平,再加上长期的民族民间的生活实践和深入理解,往往使得他们的音乐呈现出了浓浓的乡土人文气息,而这种近乎随性的、不做作、浑然天成、没有太多技巧装饰的演奏风格更能让听众获得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并触碰心灵的震撼,这一点是学院派所不具备或者说很难达到的,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手而言,更多的深入实地的去采风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深入到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增进对于民族音乐的全方位的认识;其实我们很难说学院派和民间派哪个最好,只能说哪种风格的演奏更能走进听众的内心罢了,音乐没有好坏之分,有的是演奏者对于作品整体的风格把握和灵活处理的恰当与否的处理,处理好了,就能受到大众的欢迎及认可。



保持民族音乐的民族化气息很重要,不能颠倒轻重,而尝试只是为拓展乐器的演绎空间,脱离了音乐的民族化特点,就立刻失去了其世界地位。正如葫芦丝所面临的困境一样,前辈们的努力让葫芦丝迅速的在中国打下了一片天下,而如今过多的向流行音乐方向的靠拢和尝试,使葫芦丝的民族化韵味早已不再,葫芦丝是傣族特色化的民族乐器,一旦撇去了傣族这个地域化字眼,葫芦丝的特色便瞬间荡然无存,更不要提葫芦丝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了!而葫芦丝由一个民族化发展到全国再到今天的故步自封,在整个乐器行业来讲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的民族音乐哪里去了?我们口中曾引以为自豪的“东方的萨克斯”哪里去了?!!好的作曲家及作品在哪里?!!!任何的尝试和创新都属于进步,但如果撇去了民族化这一点,必将导致整个行业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可以创新,一定要扎根特定民族的文化、民族调式,俯下身静下心,走进民间,深入平常百姓们的生活中,来真真切切的感悟真正的民族音乐,民族的是世界的这句话不错,但是世界上却有很多的不同个民族!我们唯一能撼动世界的就是我们身边往往被忽视的民族音乐,不论怎么创新,先传承再创新,不能急于求成,顺序更是不能颠倒!





献花(0)
+1
(本文系叶光照YGZ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