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义”,中国文化是“心本主义”

 崔竣豪 2019-04-24

“唯心—唯物”二分法是当前中国所盛行的分析方法,认为任何思想、观点都可装进这个框子,要么是唯心的,要么是唯物的。同时,还认为,唯物主义要比唯心主义好。

其实,这一分析范式是现代西欧人,基于西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提出,并不适合用来分析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既不是既非唯心主义的,也不是唯物主义的,而是“心性主义”的、或“心本主义”的。以中国文化的视角看,无论“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都是“物”,而非“心”。西方并不存在中国意义上的“心”的概念。

因此,将中国的儒家思想装入“唯心—唯物”的框子中,是错误的。儒家思想是超越“唯心—唯物”范式的认知能力的,中国文化是超越西式学术的认知能力的。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属于西方近代哲学的本体论范畴,是对哲学本体进行二分,因此,要明白“唯心”、“唯物”的实质内涵,应该要弄清楚西方近代哲学中的“本体”和“本体论”是个什么东西。

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义”,中国文化是“心本主义”

其实,西方哲学中的“本体”与宗教中的“神”并无本质区别。也可以说,“神”也是一种本体,是神学本体。西方的所谓的“哲学”与神学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无论是神学,还是哲学,都预设世界自身不可以独立存在,在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凌驾于世界之上的绝对权威,这个绝对权威就是世界的“本体”。是这个本体创造了世界,并支持着世界的存在。

哲学本体与神学本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上。作为神,神学本体是有人格属性的,既有人的理性,也有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而哲学本体则是去人格化的,依据去人格化程度的不同,哲学本体也被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唯心”和“唯物”的分类就是这么来的。

唯心的哲学本体,就是去人格化程度不彻底,依然保留人格成分的本体,譬如理性、绝对精神、意志等。神当然也属于唯心的本体。唯物的哲学本体则是彻底消除人格因素的本体,从而本体设定在纯粹的外物上,即“客观”的物上。这些被选定物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有以水为本体的,有以火为本体的,有以原子为本体的,有以四种元素的组合为本体的“地水风火”,也有以五种元素为本体的“地水风火空”。

在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本体从神学本体向哲学本体的转化是一种进步,因为其中虚构虚假因素减少了,迷信程度降低了。但是,放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一切本体论都是有问题的,无论是神学本体,还是哲学本体,无论是唯心本体,还是唯物本体,都存在虚构成分,都存在迷信成分。在中国文化看来,世界是独立和自然存在的。世界的存在无需创造者和支撑者。“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世界就是世界,世界之外,再无任何超越世界的世界,再无任何超越性的本体。

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义”,中国文化是“心本主义”

中国不仅认为世界是自然存在的,而且认为人也是自然存在的。无论世界,还是人,都有其自然本然的属性,当世界和人都处于其自然本性之中,这种状态就叫“正”。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自然本性,都是有其“正”,人也有其“正”,也有其自然属性。

人与其他任何事物有着本质不同,因为人拥有思考认知能力。中国文化就是将人的思考认知能力当成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思考认知能力是由一个器官所发出,就是“心”。“心”并非实有的生理器官,而是一种逻辑推导的结果。既然人具备思考认知能力,那么这种思考认知功能应该有一个发出主体,并命名为“心”。

人心也有其“正”态,有自然属性。“心”的自然属性,就是“性”,是人在判断和选择时的基本原则。

一旦认识到思考认知功能的独立存在,并以此构造了心的概念,心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人也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就在于心的主体性,心的主体性就在于思考认知的独立和自由。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保持和发挥自己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就是心的自然属性,就是“性”。

因此《中庸》说:“率性之谓道”、“诚者天之道”。“率性”就是遵循自己的本性,“诚”和“率性”基本同意,是遵循和坚持自己真实的内心。而《周易》的核心概念则是“贞”,即“守正”,坚守人心之正。“贞”“诚”、“率性”三者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尊重和发挥心的主体性。

因为心的功能是思考认知,因此“诚”、“率性”、“贞”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思考的过程,不断地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而思考的过程则是一个“心物”互动过程,心是思考的主体,而物则是思考的对象,而思考的结果则构成新的物。

因此,中国文化是在思考的心物互动的场景中,来看待心和物的。作为思考的主体,心是一定需要思考对象的。同时,物是作为心的思考认知对象而存在,物也是通过心的思考认知而呈现,是思考认知的结果。所以,物是不可以脱离心而孤立存在,一定包含着心的赋予。

在中国的传统中,都是将物解读成“事”,事就是物,现代汉语也因此出现“事物”一词。事就是做事,做事一定要与物发生关系。因此“事”中是包含着人的,是一种人物互动。将“物”解读成“事”,意味着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物”都是人物互动背景下的“物”,而非可以脱离人而孤立存在之物。

尽管心物关系是一种一体化的互动关系,但是,只有心具备主体性地位,是思考认知功能的执行者,而物则是被思考认知者,是思考认知的对象。当然,也是思考认知的结果。

西方的各类所谓的本体,其实都是心的思考认知结果,也都是物。西方之所以这些作为心所思考结果的物当做本体,其根源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心的存在,没有意识到思考认知主体的存在。本体论实际上是一种严重依附依赖心理的产物,本体是所虚构的世界和人的支撑者和依赖。因此,本体实际上就是一种拐棍。西方认为人自身不可以独立,世界自身也不可以独立,必须借助一个拐棍才可以独立。

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义”,中国文化是“心本主义”

中国文化认为人是独立的,世界也是独立的,因此无需拐棍。人的主体性就体现在心上,而对人而言,世界的存在也是人心思考认知的结果。因此,就中国文化而言,如果非要本体话,也只有“心”是本体,任何物都没有资格当本体。

所以,中国文化是“心本主义”,是心本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物本主义”的,是“物本文化”。

所有的本体都是虚构的,认为世界存在本体都是一种信仰,也是迷信。但是,就现代的中国而言,说唯心的本体是虚构的迷信的,是很容易接受的,但是数说唯物的本体也是虚构的、迷信的,大家一定很难接受,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唯物的是实在的、科学的。

由于没有意识到心的存在,没有认识到思考认知主体的存在,因此,西方就学法“心物”互动的概念和思维,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在世界,世界是世界之本体,是与人没有关系的,与心没有关系,是绝对孤立的存在。在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中,科学真理就是本体,而客观世界则是科学真理的载体。科学真理和客观世界,都是包含则虚构的成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