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解开古芮国晚期历史的秘钥

 昵称55301288 2019-04-24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被证实为春秋早期古芮国所在地,这一重大发现成为专家学者、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刘家洼东周遗址最终蟾宫折桂,荣膺全国考古十大桂冠。近年来,学界为解开古芮国的神秘面纱进行了不懈探索,古芮国文献的梳理、古芮国考古遗址的发掘研究、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协同发力,使得古芮国的历史脉络日益清晰。如今,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的发掘,又为古芮国的历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献中的芮国历史

商周之际,古国林立,芮国便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员。虽说历史文献记载简约,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仍可窥见古芮国的真实存在。《诗·大雅·绵》有“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史记·周本纪》记载:“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这些文字记述了商周之际的芮国和虞国因为土地纠纷争讼不已,两国国君于是请文王决断,他们进入周地后为周朝谦和的社会治理模式所感召,最后相互谦让,化干戈为玉帛,“虞芮让畔”传为佳话。

西周时期,芮公成为周王的重要臣子。周武王时期把卿士芮伯良夫分封在芮邑,周成王在位时正式建立芮国,国君被称为芮伯,曾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重要职务。秦国原来仅有岐西之地,但秦国历代国君雄心勃勃,不断扩张,规划了颇具东方意味的“饮马于河”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就是要夺取关中平原黄河以西的所有地区,再以此为根基,东向越过黄河,实现与晋国对峙,并最终实现争霸中原的目的。居于关中平原东部的芮国在秦国的东进战略中首当其冲,秦国与芮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而此时,芮国国君芮伯万宠幸颇多,芮伯万的种种劣行促使其母亲芮姜将其驱逐到魏国。芮姜作为杰出的政治强权女性,力挽狂澜挫败了秦宪公的军事挑衅。秦宪公不甘心失败,再次侵入魏国将被驱逐于此的芮伯万俘获,企图以此要挟芮国,迫使芮姜就范。《左传·桓四年》记载:“秋,秦师侵芮, 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6年后,秦宪公去世,秦国政局出现动荡,为避免芮国乘秦国之危,对秦不利,秦人又将芮伯万送回芮国,芮伯万得以回国重整国事。但是随着秦国国内局势的日以稳定,“饮马于河”战略被再次提上日程,并不断加速推进,最终导致芮国的灭亡,秦晋两国最终在黄河两岸隔河相望,秦晋之间的争夺大幕最终在春秋舞台上演。

既往考古发现对古芮国早期历史的揭示

文献记载中的芮国为我们描述了芮国历史演进的大致轮廓,但历史车轮的痕迹在悄无声息间又在地下埋藏了“副本”,从而为后人保存了复原那段历史的最生动最直接的实物资料。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的发掘便为后人揭开芮国早期历史的神秘面纱提供了重要抓手。

梁带村墓地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约7公里处,已勘探出两周之际的墓葬1300多座。目前已经发掘的梁带村两周遗址墓葬当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玉器等随葬器物,部分铜器有“芮公”“芮太子”等铭文,说明这里是一处周代的芮国墓地。

其中,梁带村南区墓葬的“中”字形墓M27是墓地已知的最大墓, 出土文物数量极多,且品级很高,铜器铭文表明其为一代芮公。M26为“甲”字形墓,随葬品数量也较多, 品级也很高,以玉器丰富见长,未出兵器,墓主应是女性。张天恩通过分析M26和M27的埋葬关系发现,M26葬于M27的右下侧,因此,M26墓主应是M27墓主的夫人。而M26墓内出土的铜器多铸有“仲姜作为桓公尊”鼎、簋、壶等的铭文,可知M26墓主为仲姜。仲姜是铸器者,但仲姜所作诸器并非为了自用,而是为其夫桓公所作的祭器,故称尊鼎、尊簋、尊壶等,由此可以推断,M27应为芮桓公墓。M19也是“甲”字形墓,在仲姜墓之西,亦未出土兵器,墓主应是女性,该墓随葬品明显少于桓公和仲姜墓,推断M19墓主是芮桓公的次夫人。M19与M26的等级差异从侧面印证了M26墓主的尊贵,M26墓主应是一位政治强权女性。西周时期,女从夫姓,仲姜其实就是芮姜。墓葬等级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芮姜流放芮伯万和秦芮交锋的历史真实性。

梁带村北区墓葬距芮桓公墓等南区有200余米。“甲”字形大墓M502、中型墓M586等出土器物明显早于南区墓地。根据墓葬埋葬先北后南的排列顺序,可以推断梁带村芮国墓地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学界普遍认为,梁带村墓地的发现是西周考古的重要收获, 对研究芮国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为古芮国晚期历史研究增添新证

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分布于洛河支流长宁河上游的鲁家河两岸。2016年底发现有墓葬被盗,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遗址进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在遗址东区中部的位置,调查和勘探发现有一面积10余万平方米城址。城址西面邻鲁家河河道,南、北、东三面由夯土墙相围合,亦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城址区,位置居中、地势险要。城址内采集到陶鬲、盆、罐、豆、三足瓮等春秋陶器残片,此外还有一块陶范残块。勘探发现有大量灰坑和板瓦等建材堆积,属重要建筑所在,应是高等级人群居住区。城址区外围为一般居址区和墓葬区。

勘探发现墓葬共4处220余座,其中东区墓地3处,西区南部墓地1处。最为重要的是,东I区墓地共发掘大、中、小型墓葬73座、车马坑2座、马坑1座。其中有带墓道的“中”字型大墓2座(M1与M2),大型竖穴土坑墓1座(M3)。“中”字型大墓西北部各有一座南北向车马坑。西区南墓地共发掘墓葬44座,均为中、小型墓。全部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南北向,头向以北向为主,个别为南向。除了大型竖穴墓M2有壁龛殉人外,其他墓葬均未见腰坑、殉人等迹象,主体与两周时期周系墓葬的特征保持了明显的一致性。

大墓和部分中型墓虽遭严重盗掘,但仍发掘清理出大量青铜器以及金器、玉器、铁器、陶器和漆木器等珍贵文物。从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等特征分析,遗址的时代属春秋早期。从遗址内的夯土建筑、城墙、壕沟等遗迹,铸铜、制陶等手工业遗存,以及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文化特征,青铜器礼器中七鼎六簋、五鼎四簋等组合形式,并结合芮公、芮太子等青铜器铭文综合分析,这里当为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芮国,这个历史上与周同姓的诸侯的最后政治中心,经刘家洼的发掘得以确认,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东周诸侯国发现演变的典型案例。

大墓出土的金首权杖、青铜鍑、铁矛等,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充溢着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相关墓葬的墓主既有可确认的芮公,亦有与其他中小型墓葬错处的中小贵族或平民,墓葬间没有发现打破叠压关系或明显的分区,显然都属于芮国的同时期墓葬。不同文化传统、族系背景的居民共用同一墓地的现象,揭示了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呈现出地缘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周代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重要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诸侯级墓葬的乐器组合,基本都是青铜编钟、石编磬一套。刘家洼大型墓的中字型大墓的乐器组合均为编钟、编磬各两套,竖坑大墓为五镈九钮,并配有多件建鼓、铜铙(鉦)、陶埙等器,成为目前所知春秋早期墓葬出土乐悬制度中的最高级别,充分展示出芮国贵族对音乐的喜好和感官享受的追求,也为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和音乐考古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研究员评价认为,刘家洼遗址考古发掘持续进行3年,考古人员从聚落考古的角度进行了扎实细致的工作,遗址内的城址、宫殿、一般居住区、环濠、墓葬分布等得到了全面的调查,刘家洼遗址的整体形态基本得以呈现。刘家洼遗址对于构建芮国晚期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芮国与秦国、周王发生了很多故事,从文献和既往出土文物角度来看都较为零星。刘家洼遗址与前些年发现的梁带村遗址为重构芮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料,并为在更广阔的视域下研究西周社会政治提供了重要案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李想 排版编辑:李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