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游比出国游贵,有理吗

 董事存 2019-04-24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正面临这届网友严格的中外比价。近日有网友“晒”出一笔旅游账单:在某个时间段,从北京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的机票价格比前往广州的价格还便宜,考虑到越南当地的民宿价格和景点票价,感叹“国内游比出国游贵”。

单一维度的比价,对国内外旅游都不公平。酒店有高档低档,配套有完善也有欠缺,交通成本有高有低,城市有热门冷门,景区有淡季旺季,这些因素决定了衡量旅游市场不能只拿价格说事儿。

比较不能决定问题,至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例如,国内国外旅游元素相近的目的地日渐“被PK”,日本北海道和我国北方冰雪游胜地雪乡,泰国普吉岛和我国南方旅游胜地海南。人们期待一次旅行能获得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综合、优质、专业的产品供给和相对优质的公共服务,但在国内有的热门城市,这样的供给还相对稀缺。

中国旅游业走到了一个特殊的时刻: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在发达国家旅游休闲产业成为经济核心驱动力的特征。无论是已经落户上海的迪士尼,还是正在落户北京的环球影城,这些案例都是中国旅游业国际化显露的“冰山一角”。

巨大的客群辐射、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一流的接待能力,使得中国这些成熟的景区具备了对标海外的“议价”能力。这些具备较高服务标准的国内游比出国游贵,既是价值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也是中国旅游经济崛起的高光时刻。

旅游业成长不都是闪耀的瞬间,也有无法逃避的问题和烦恼。从亚布力腹泻风波到云南旅游乱象屡禁不止,从青岛大虾到雪乡民宿的天价宰客,从旅行社的“低价团”强制购物到在线旅游网站的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和虚假点评现象,从国内五星级酒店到快捷酒店齐齐的卫生沦陷,还有说涨就涨、该降不降的景区门票价格,这些影响的都是旅游业的综合体验,归根结底是服务水平的差异。

在国内旅游极速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游客在海内外的选择更多,对高性价比海外游的需求并未此消彼长,反而与日俱增。这种需求得益于居民消费结构已经从过去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休闲型、体验型消费升级。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发生快速转变,一个以大众化旅游为基础的新休闲时代正在到来。

比价不平衡的委屈,说白了是钱花到位了,服务却没跟上的心理落差。几年前,当约翰·奥德姆决定将六旗乐园带到中国时,这个决策几乎没有费太多周章。谈及原因:“全球经济格局在不断调整,中国已是世界旅游业的中心,我们无法忽视它蕴含的巨大机遇。”海内外对中国旅游市场期待,决定了比价比的不是谁贵谁便宜,而是贵有没有贵的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