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全球高端制造产业芯片领域已经成为了各方争夺的制高点。新一轮的半导体竞赛正悄然拉开序幕,产业格局将迎来重要的变化。尽管这两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出现下滑现象导致芯片业的增长放缓,但韩国的SK海力士正在为5G及AI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需求做准备。 近日得到一条科技界的最新消息,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提交了在韩国新建半导体工厂申请获得通过,公司的代表称:将从2022年起投入1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14亿)兴建4条生产线,与五十多家国内外合作厂商共建集群,为当地半导体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而这也将是该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入建设。 根据调研机构ICInsights,去年发布的全球TOP15半导体厂商排行榜来看,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台积电、镁光排名前五位。其中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五强里面占据两个席位。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底,两大韩系半导体制造商在去年的储存芯片市场,全球占有率为74.6%。 三星大家都非常熟悉,实力摆在那无需多讲什么。但对SK海力士这家企业大家或许比较陌生,其实海力士在华也是布局已久,拥有近百家子公司,员工超过1万人。 公开的资料显示:海力士半导体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在90年代末收购LG半导体,之后从现代集团分离出来,成为专业的存储芯片生产商,他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主流的IT设备,拥有众多大名鼎鼎的重量级客户。 给大伙科普一下:存储器(Memory)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通俗的讲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存储器,长远看,全球存储器芯片呈现高成长特性。 数据显示,近些年全球存储芯片产业年营收达1319亿美元,占半导体产业收入30%左右,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其中DRAM和NAND市场规模达到730亿和550亿美元,分别占存储芯片市场的56%和40%。而SK海力士目前是世界第二大DRAM制造商。 2019年初,SK海力士公布了去年的业绩报告,其全年综合销售额为40.4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98亿),营业利润为20.8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5亿),由于近几年对数据中心和高性能移动设备的高需求,企业再次取得破纪录的业绩,在该领域收入规模仅次于三星。 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产业链框架搭建基本完成,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业氛围也更加浓厚。围绕存储器芯片、化合物半导体、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的产业集群纷纷落地。近些年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内存芯片厂商,如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以及福建晋华,都在积极在做研发和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