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女差异大揭秘!为何男性更易患流感?而女性则更易患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症?

 Hilda_NYC 2019-04-24

我们都知道,性激素会驱动男性和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比如女性的乳房增大、臀部变宽;男性肌肉量增加、毛发生长迅速等;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激素还会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会帮助机体嵌入一种特殊机制来帮助抵御和保护机体抵御多种疾病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这或许存在一定的进化学依据,物种的生存意味着男性更容易被病毒入侵感染,但女性机体反应性较强的免疫系统却会让其对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症变得敏感。

图片来源:Michael Verhoef/Flickr, CC BY

病毒将男性视为弱者

相比女性而言,男性死于感染性疾病的数量明显高于前者;比如,男性因结核病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5倍,感染EB病毒后因霍奇金淋巴瘤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的2倍;而且感染HPV后患癌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的5倍。这是因为女性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外来入侵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免疫反应,尤其是病毒。

当男性机体的睾酮趋于减弱免疫反应时,女性机体的雌二醇则会增加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反应强度,因此女性更容易从感染性疾病中恢复过来。所有这些或许都反应了病毒驱动自己生存的卑鄙进化方式;女性更容易产生多种机制来传播感染,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方式或者母乳喂养方式,因此女性是病毒非常适于传播的“宿主”。

此外,病毒还会将男性视为较弱的性别,当流行性术语提出“男性流感”这个词时,也就是说男性更容易患流感出现相应症状,有证据显示男性更容易患流感是因为其机体免疫反应减弱所致。然而,增加男性对感染的易感性或许并不是病原体得以长期生存的优势,如果病原体诱发宿主出现了多种疾病,那么最终宿主或许就会死亡,而病毒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宿主。病原体往往会通过不断修饰自身来在女性怀孕、生产或母乳喂养时进行病毒传播,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或许早已经习惯女性会在不同代间引导广泛传播的事实了。

然而这一特性或许并不足以确定病毒持续的生存情况,两性的健康或是维持健康生育的必备条件,而这也能够帮助宿主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因此病原体对男性的冲击或许能够通过其机体免疫系统的其它优势来平衡。

自身免疫疾病

两性之间在免疫系统上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自身免疫疾病,这种疾病影响着大约8%的人口健康,但其中受影响的人群中78%都是女性,女性患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倍。当免疫系统开启并且攻击宿主自身的细胞或组织时就会诱发自身免疫疾病,而同时也开启了一种疾病慢性循环来诱发特殊器官损伤或破坏,这些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有多达80种疾病都会影响机体多个系统,比如肠道、骨质、关节和神经系统等。

以狼疮为例,机体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患者自身的DNA来促进多个器官损伤,最终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贫血,最终引发心脏和肾脏衰竭等;十分之九的狼疮患者都是女性,而且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激素或许也是罪魁祸首。

男性和女性之间在疾病易感性上的差异趋向于在青春期后表现出来,尤其在女性孕期会出现明显差异,正相反,绝经或许和女性疾病严重程度降低直接相关。有研究就认为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和狼疮的加剧直接相关,雌激素能够直接对特殊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产生租用来促进其分泌炎性信号,从而加剧狼疮的症状表现;尽管这些树突细胞对于抵御病毒感染非常重要,但在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的背景下这些细胞或许会诱发更明显的机体损伤。


激素和过敏反应

九分之一的澳大利亚人(250多万人)都会遭受哮喘症的影响,哮喘症能够使得患者气管狭窄隆起,当患者遭遇诸如花粉等环境过敏原时就会出现难以呼吸的表现。女性患哮喘症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更有意思的是在进入青春期之前男性往往对哮喘症更易感,但当青春期后,女性则更容易受到哮喘症的影响,而且会表现出比男性更加严重的症状;截至目前为止,其中所涉及的具体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但他们推测激素或许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男性具体中较高水平的睾酮能够帮其抵御过敏性哮喘症的发生,在青春期期间,睾酮的水平会不断增加;睾酮能够扮演先天性淋巴细胞(ILC2)的潜在抑制子的角色,而ILC2能够在肺部积累并开启哮喘症发生,当个体暴露于花粉、粉尘等常见过敏原中时,ILC2细胞就能够释放炎性信号,驱动个体气管隆起变窄。睾酮能够降低男性肺部ILC2的数量,而女性机体的激素则不会提供任何保护性的效应。

研究者认为,免疫力和性别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之前想象得要为复杂,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驱动男性和女性机体不同反应的原因;但最近的研究发现或许为研究人员潜在靶向作用激素途径或受体来帮助治疗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

原始出处:【1】The evolution of sex-specific virulence in infectious diseas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ncomms13849

【2】Characteristics of Hodgkin's Lymphoma after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oa023141

【3】Sex Differences in Risk Factor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Or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J Infect Dis     doi:10.1093/infdis/jiw063

【4】Sex differences in immune responses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doi:10.1038/nri.2016.90

【5】Sex Differences in Autoimmune Disease from a Pathological Perspective

Am J Pathol    doi: 10.2353/ajpath.2008.071008

【6】Autoimmune diseases : pathogenesis, chemistry and therapy

【7】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SLE)

【8】The TLR-mediated response of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is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estradiol in vivo through cell-intrinsic estrogen receptor α signaling

Blood     doi:10.1182/blood-2011-08-371831

【9】The National Asthma Council Australia

【10】Androgen signaling negatively controls 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JEM    DOI:10.1084/jem.20161807

【11】Man flu is real, but women get more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allergies

会议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