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责

 昵称50035775 2019-04-24

一、是什么

(一)问题表现

1问责过程:一些单位在实施问责过程中存在“只问不管”“只责不教”等现象,削弱了问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当下,一些执纪简单化、问责粗线条甚至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正确认识

1、观念:(1)问责是手段不是目的,既要“问”更要“管”。

(2)跑偏的问责,折射的是纪律执行的泛化与随性,失却的是严管厚爱的初衷,偏离的是全面从严的正轨,损害的是组织的威信和纪律的严肃性。

(3)问责的实质是对权力运行的一种纠偏,而跑偏的问责则丧失了纠偏的属性,其损害不容小觑,绝不可掉以轻心。

2、手段:(1)问责是干部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激发担当作为的有效办法,该问责的问题必须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2)相关监督部门要注意及时跟进,该函询的函询、该约谈的约谈,加强常态化、近距离、多角度的监督提醒,促使手握执纪权的部门和干部少犯错误、不犯错误。

3、目的:(1)问责是干部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激发担当作为的有效办法,该问责的问题必须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4、原则:

(1)当然,环保督察并不是问责人数越多、级别越高,就表示效果越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责的原则是严肃、精准、有效,是谁的责任就问责谁。


二、怎么办

(一)被问责对象

1、整改情况要坚持“抓全程”“全程抓”,对被问责对象的整改情况,要持续跟踪、一抓到底,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根源,形成监督意见书,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从制度方面堵塞漏洞。

2、思想认识:要教育引导被问责对象正确看待问责、处分,及时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鼓足干劲重新起航,真正达到以问责促落实的作用。

3、问责原则:环保督察并不是问责人数越多、级别越高,就表示效果越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责的原则是严肃、精准、有效,是谁的责任就问责谁。

(二)手段

1、精准问责:(1)要提高“精度”。问责既要敢于“亮剑”、从严问责,也要找准“七寸”、精准问责,切不可失之于软或是矫枉过正。

(2)要精准分清责任,坚持权责对等原则,准确把握问责的实施主体、对象、情形、方式方法,切实解决好“问谁的责、问什么责、问多大责”的问题;

2、目的(激励关怀):问责只是手段,负责才是目的。要把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相结合,既强化责任追究,约束不作为、整治乱作为,又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过程:(1)留痕:要加大对问责案件的查审力度,做到问责全程“留痕”,提高问责的执行力、公信力和精准度,让被问责对象心服口服。

(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