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学习是一个很难受的过程。因为,基本广大股民基本都是自学!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中国股民非常不容易!在股市之中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所有人都在不停的思考!很多散户在内心深处,一直希望掌握一门技术,通过这门技术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也就是希望找到或学到一套稳赚不赔的技术,实事上这是不可能的! 在学习这条路上,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习的影响是方向性的。 这个问题就是:股市是科学还是艺术!因为,如果是纯科学,那就一定能设计出一套精密的操作程序进行操盘,并所向无敌;而实事上,如果是这样,这个市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股市绝对不是纯科学,根本不可能有一套永远稳赚不赔的技术。在学习的路上,我们认清这一点后,就要思考?股市的理论学习应该怎么学?出口在那里?结合自己的感悟!说一下。股市不是纯科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艺术就不能程序化,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所有炒股是诡道之术,不确定性是股市的常态。既然不可能有一套完全战胜市场的技术! 从心底我们就要走出这个妄想的框架!把学习的核心放在“致用”上!致用就要注重学习股市中的“大概率”、交易中的“经验和规律”,而不是死读书,被思维和书本绑架。我在股市的学习逻辑:“博采精华,走出书本,结合经验,自然而用”,在学习上实现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 博采精华:一定坚持博览群书,特别是经典之作。不论是价值投资、技术分析、股市心理学、经验总结、经济、时事等等类的书本,只要有价值,就要学,只有学习才能了解各派技术的特点,了解当下的经济趋势,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我所了解的投资高手,无一不是终生持续学习的榜样!巴菲特就说过,他平时很多的时间都用在看书学习上。 走出书本:书是致用的,技术不是万能的!吸收书中精华内容即可。不是所有书本都要穷极其内容,为书本而书本,为理论而理论,想把所有理论的边边角角都学好,也是不对的,也不会有这么多精力同,会进入对理论盲目崇拜的误区!就如“江恩技术系列丛书” ,这可是顶级大师的理论作品;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少听说有谁是完全用“江恩技术”赚大钱的。而传言江恩儿子说江恩本人也没有通过其理论操盘赚钱,而是靠出书的版权发了财。所以,一定要去掉自己对理论的盲崇误区! 结合经验:炒股就像游泳,光学理论,不入水,一点用都没有!很多传奇股神的理论不一定太多,但在股市中水性极好;这极好的水性是来自于对市场实战后的领悟与经验!理论技术的学习是让其能更好的总结、如虎添翼、锦上添花,相互印证!在股市中,经验比理论更重要。 《一代宗师》电影中,叶问说了一句“千古不同局”,虽然说“股市中没有新鲜事”,但是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与经验总结的结合是很重要的。自然而用:随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极其重视当下情况,活用所学!如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一样!学习的结果绝对不是按套路一板一拍的出招!实战不是表演!而是练到纯熟后,了然于心,忘记招数,见招拆招,自然而用。演!而是练到纯熟后,了然于心,忘记招数,见招拆招,自然而用。 所以,股市诡道之术!一定出在一个“悟”字。股市学习高级的东西和结果就是一个“悟”字,而非穷通某套理论! “悟”字的出口在于:“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何其难,又何其深刻!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是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小姐说的习武之人的三个阶段。 (一)见自己。 见到本来的自己:遇见自己,认识自己,降伏自己。 (二)见天地。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山之后还有高山。你走进了行业的顶尖领域,发现原来天地间竟然有一些和你有着同样信仰的人,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你们可以不断切磋,相互探讨,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成为让所有人仰望的高山。 (三)见众生。 一份好的技艺需要传承,众生需要,你也需要。成长为一代宗师,必然渴盼反哺众生。一个真正的大师必然希望自己带给众人一些成功的指引,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拿出来与人分享,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见自己,需要际遇,见天地,需要努力,见众生,需要能力。我觉得这就是学习的出口!学习至少要追求达到“见自己“。 选股只需一种形态,买卖只需一种战法,简单赚大钱 炒股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 如果不明白此句,就是不明白操盘的精髓。一个朋友提到了这句话,问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一位高手说的,我觉得总结得非常好。确有很多前辈高手留下的只言片语非常重要,值得学习。我毫无保留的解读一下: 高手操盘:“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 散户操盘:“买入技术(价值)与卖出臆测”。 这就是区别。 我们先谈买入的问题。很多散户买入的思维是“价值与技术” ; 高手与普通散户操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 个股价值是什么?技术形态是什么?在中国股市就是臆淫。股票的上涨只取决于主力是否引导拉动。散户的操盘逻辑:是按照表面的东西操作 K 线形态、主力提供的价值报告,简单、粗暴、单一。高手的操盘逻辑:透过表面的现象,遵循内在操盘逻辑要求买入,不受表象的东西影响。逻辑是规律和规则的推理,其实也是一种因果思维。 高手买入一定是在思维的认识上,在其操作系统的多个角度确认逻辑成立后,才是出手的时候,绝不是去单一的分析这只股表面的“价值和前途”而出手。“逻辑”对主力与高手很重要,不同高手的模式和体系,不同层面的主力,必然会有不同的逻辑。原因就在于:对象和目的不同。 比如:游资要收割散户,有的大主力要收割游资,有的小主力要偷袭基金,有的高手要借力游资收割散户等等。对象和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操盘思维与逻辑。而在逻辑的层次,也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区别。也可以说是宏观与微观区别。共性自然是宏观层面。 不论什么主力或是高手都必须对大环境有客观的把握,追逐的都是大环境的安全,这叫顺势。顺势是共性,没有安全的环境,任何主力都不敢妄动,再大的主力,逆势而行已必死。主力和高手会有自己对宏观逻辑的标准。个性属于微观层面。微观方面的差异就非常大了,就是上面所述层次、对像和目的不一样,战略和战术也不一样。 炒股本身是诡道之术!而太多的散户迷于“价值”与“技术”,自然被主力牵着走。比如:我的逻辑就是向游资借力,我的钱在股市就是一滴水,不会有任何作 为。但是,如果我能傍好游资这个大款,游资的作为变为我的作为,这就是借力。 游资主力的运作方式是“造龙造妖吸货出货”,游资的逻辑是强盗逻辑,是要收割散户。我的炒股逻辑就顺着游资牵引到“擒龙抓妖做超短打板术”这个借力的逻辑上。 大盘环境安全,游资主力活跃出手,我就出手;游资主力不活跃,休息了,我就潜伏下来。“个股”对于游资,不过是为实现收割散户这个目的的“诱耳”。我出击的“个股”,是因为主力向它发动了强烈的进攻,主力吃肉,我也想吃而也。 而很多散户思考的则是,这只股票的“价值”或形态上“该涨了”吧?你看,我在分析的层面,根本不想与你去讨论个股的前途与价值.这就是我的买入逻辑,我只考虑“当下”的问题。当然,这个买入动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信号或方案来支持,为的是追到主力真正进攻的个股,这属于逻辑的细节。你也要明白,主力与主力之间的博杀,市场始终在变化,这个变化是风险与机会之的不停转换,今天是机会,明天可能就是风险。明白“买入逻辑”的问题了吧! 下面再说“卖出技术”的问题。确实技术不是用在买上,是用来鉴别“卖”的。买的背后是严格的逻辑,不是单一的技术。技术太单薄支撑不起买的行为。但是技术可以帮我们指导如何卖——防范和鉴别主力的出货与洗盘行为,这才是技术要做的事。 比如用技术判断 K 线形态、分时图走势,拉升与下跌的量堆变化,均线变化从而判断多空双方势力的变化执行卖出、减仓与清仓策略。所以,在卖的问题上,高手是以技术为先,而散户是以臆测为主。炒股切记不要臆测。我一直说,散户永远在明处,主力永远在暗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必须执行技术纪律来解决这个不足;若是用臆测,你能算过主力吗?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这个问题决对是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均线的看法 1.均线参数设置不易过小。 均线主要用来衡量成本,起到测试压力和支撑的作用,但具体到点位不好判断。用于趋势判断效果较好,参数越大越稳定,参数太小容易反复交叉粘合,不利于趋势判断。所以不建议设置小参数均线,不过这看个人需要。参数设置大一点可以过滤掉短期震荡,比较平滑,更有利于趋势判断。 2.趋势线对价格有吸引作用。 价格总是围绕均线上下波动,服从钟摆原理。当均线和价格距离很远时,往往行情要发生调整,以盘整震荡或者反向运动的方式等待均线靠近。 如上图所示,当价格运行到黄圈位置时,已经远远偏离均线,由于均线的吸引作用,价格要发生调整,所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将手中持有的单子减仓,防止利润回吐。至于调整后继续上行还是转势,需要结合走势结构或者其他指标判断。 3.均线可以提供买卖点,但不明显。 不建议以均线的支撑或者压力作为买卖点,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均线滞后,这些点位附近常常反复震荡,并且极容易穿破。 如上图,黄圈处,在右侧行情没有走出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均线能否提供有效支撑。如果跌破均线后快速下跌,并且做单没有止损,只有被套的命运。均线在提供支撑压力位时,作用远没有趋势线或者K线形态有用。 决策线“60日均线”的妙用,真心有用! 决策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60日均线,和生命线有所不同,生命线是股价波段强弱状态的依据,而决策线意味股价的趋势走势的强弱,这一点和趋势线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反应比趋势线更灵敏。所有的主力、庄家对决策线都极端重视,决策线一旦拐头向上基本上主力都有胆量重仓持股,而如果决策线一旦被击破,操盘手为安全考虑一般会选择无条件清仓离场,因此对散户朋友来说,在持股策略上要极端重视决策线的指导意义,至少使自己的方向选择和主力保持一致。虽然决策线也可用于分时、周线、月线系统,但如无特别强调一般仅指日线。 (1)决策线一旦拐头向下,必选无条件清仓离场 先说拐头向下是因为我想先强调风险,2007年大牛市很多人赚了大钱,但后来不但赔掉了所有既得利润而且输掉了本钱,这是持股无计划、进退无依据的必然结果,我可以说的让很多散户朋友更绝望一些,按绝大多数人操盘习惯来看,不赔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你无心学习,建议你早点撤离股市。 2007年11月7日,由于生命线走坏,我将仓位降至三层。2007年11月26日,这是我可以记住一辈子的日子,5100点处,决策线拐头向下,在那天我们卖掉了手上的最后一支股票。那时的大环境把人心搞的很浮躁,机构、媒体小则高唱8000点,大则甚至高呼很快A股将破万点大关,没有能力辨析趋势走势的中小投资者被忽悠成了最后一拨站在6000点上放哨的人,赔80%、90%的大有人在。 (2)决策线拐头走平后转而向上,临盘可以重仓介入 2009年1月15号,上证在1900点时,决策线在走平后拐头第一次向上,这意味着一轮大级别行情已经开始,临盘可以重仓杀入。投资是自己的事情,媒体、机构、名人都靠不住,冷静、独立思考后决定自己的策略,即便做错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像浮萍一样做任何决定都无依据可言。 (3)决策线实战应用 实战案例一: 600241时代万恒,自9.3元开始其趋势线拐头向下,此时要做出局处理,2008年12月自5.5元开始趋势线开始走平,此时投资者仍要冷静观望耐心等待,随后几日6元左右开始趋势线拐头,此时稳健投资者方可大举入场,大蛇打七寸,此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胆量重仓出击。 实战案例二: 600403欣网视讯,从上图看,决策线拐头向上在技术处理上持有是没有问题的,但决策线走平时临盘应该如何决断就是个大问题,在以往的经历中,决策线一旦走平临盘一般要大幅减仓即轻仓持股方为上策,规避风险是第一要义 中国股民90%股民亏钱,是什么原因了,不是笨,也不是不如人,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要明白的股票是投资不是赌博,如果不学习方法,拿赌博的方式对 待,最终的结果就是10赌9输,不管你盈利多少次,一次就会让你全盘还回去,那还做什么?你自己投入股市的钱都是你辛苦工作的血汗钱,工作上赚了钱,股市 里带给庄家,还要被家人埋怨不理解。在股市要懂得学习,掌握知识技巧,这样才得以在股市长期生存,稳健获利。 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按照我们的行话,在金融市场上能够生存下去,就是更聪明,更快,骗人。 按照我的理解,我觉得第一点,就是要热爱股票,喜欢交易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点类似赌博,交易员多数都有赌徒的个性,只是更加专业和理智,按照我自己的话说,我喜欢赌我一定会赢的事情。 我十五岁接触股票,那个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大时代》这部电视剧可害苦了我,搞的我大学毕业以前做投资经理都像电视剧那样苦,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可是我还是依然热爱我的工作。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机构工作,也不是一开始就在现在这家机构,我在券商、游资都工作过,但是我依然对于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尽管这样的热爱让我有的时候感觉很累,但是没有办法,我喜欢这种感觉吧!有的时候,我觉得我生来就是来做股票的,来做金融的,来炒买炒卖的。 出来社会三五年过后,我都没啥爱好,最大的爱好就是炒股,研究股票,觉得在股市里面,我就是预言家一样的人物,感觉每天都充满了挑战性,这样的感觉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越来越感觉不到,不过我相信其他行业我更加感觉不到。 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在我亏的快破产的时候,我问过我的师父,我真的时候证券行业吗?还能当交易员吗? 师父说,你不应该问我,问你自己吧!你除了炒股还会其他东西吗? 现在很多散户不如我的,我当年研究了很多股票理论和股票知识,还跟许多名流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可以这样说,我现在一眼就能看到一只股票到底有没有前景,在这个市场里面80%的股票在我看来都是一文不值的,根本没有投资买卖的必要。 我自己的方法已经练习的炉火纯青了,但是我依然不断学习,因为知识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就是这样。 在我看来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 第一要热爱,第二要经得起打击,第三要聪明,第四要学习,第五。。。。第一百。 总之,不管你有多少理由,只要你肯坚持学习,坚持下来,那么你就有可能发现一些方法,并且逐渐能够适应这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不断赚钱,赢得人生。 |
|
来自: 昱ixhzn6siqdwp >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