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整130年前,“世界第一高建筑”的尴尬与传奇

 大锤说史 2021-01-23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一路支持!虽然

名字不“BT”了,但是内容依旧“BT”!

今天是3月31日,整整130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889年3月31日,法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宣告竣工。竣工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连带附属设施),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高大建筑,比如埃及的胡夫金字塔(146米)、德国的科隆大教堂(159米)等等。

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381米)于1931年落成之前,巴黎埃菲尔铁塔一直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高度建筑物,并且直到今天仍旧成为法国的代表性景观之一。在今天适逢埃菲尔铁塔竣工的130周年之际,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座巴黎铁塔的前世今生。

埃菲尔铁塔的来历,要从它诞生40年之前说起。这就是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也就是现代世界博览会(包括我国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前身。因为在这次万国博览会上,英国人在会址海德公园修建了一座以钢铁为骨架、以玻璃为主要建材的水晶宫,一时间闻名四海,成为工业时代的象征之一。

到了1889年法国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时候,法国人也想跟英国人竞争一把。于是,在会前三年,也就是1886年,法国人就开始广泛征集世博会标志性建筑的方案了,他们希望,能够搞出一个大事件,作为法国乃至世界工业革命的象征,而且1889年同时也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法国政府已经提前决定要隆重庆祝,所以这座地标建筑,不仅要求是世博会的象征,同时也预期要成为法国革命百年的纪念碑。

此外,其实当时法国方面要搞个地标大建筑,还有一个背后隐藏的不太能够明白说出口的政治意图,那就是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受到德国的强力冲击,法国也希望通过这次世博会的成功,以及气势睥睨天下的世博会地标建筑,争取给自己找回一点场子。

当时,这个世博会地标建筑征集方案,一共收到了700多份,其中一些设计者的脑洞极大,确实是搞出了不少“大事件”。

比如有设计方案提出,要重新建一座属于法国的现代金字塔,上面刻上各路法国英雄的名字;还有人要建一座功能类似于莲蓬头的巨型洒水装置,希望在干旱少雨的时候能向全巴黎喷洒清水、人工降雨。

当然,作为体现法国人浪漫主义和巨大脑洞的代表性“大事件”,这些方案中有一个极品,这就是有人设计了一个高达百米以上的巨型断头台,号称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期间频繁用来处决犯人的断头台。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在如今的巴黎战神广场上,如果真的把埃菲尔铁塔等大替换为一座巨型断头台,白鸽在高达百米的刑架周围飞翔,阳光下的斜刃钢刀闪闪发光,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违和并且壮观的法国特色场景。

当然,这些脑洞作品都没有变成现实。1887年1月,中标方案公布,这就是我们故事的主角埃菲尔铁塔方案,它最终从这700多份参选方案中脱颖而出。这是由当时的著名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提出的铁塔建筑方案,新的铁塔要超过300米高度,象征19世纪是“工业、科学的世纪”。

以当时的世界工业水平来说,埃菲尔铁塔的工程量确实当得起这样的代表,这座铁塔,光是设计图纸就有5300张,在长达17个月的工期中,使用了超过1500根巨型预制梁架、18000个零件、250万颗铆钉,总重达7000吨。

这个生产过程和组装过程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每个部件事先全部编号,确保生产质量和顺利安装,据说在生产出来的零件在组装过程中匹配度非常高,没有一件需要返工。

比起这个复杂而精密的装配过程,埃菲尔铁塔在修建过程中遭遇的口水,其实更值得130年后的我们记忆。这里大锤要说一下,埃菲尔铁塔在历史上的建造过程中可谓饱受争议,而它所遭遇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后来人看来,其实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人类社会从农耕、手工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必然会经历一个不理解乃至不适应的阶段。

只不过,作为一座钢铁组装、充满工业时代气息的世界第一建筑,埃菲尔铁塔在这个过渡过程中首当其冲,它面对的是世界建筑史上各方反对派空前集中的口诛笔伐。

在17个月的施工期内,埃菲尔铁塔随着工期的发展,一直饱受各种谣言的攻击。谣言五花八门,有隔三差五造谣这个铁塔的结构有问题,马上就要倒塌了;还有人说这个铁塔的地基垮掉每天都在下沉的;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说,埃菲尔铁塔已经于某月某日倒塌,并且在倒塌时当场砸死了设计师埃菲尔本人。

比起这些简单直接的谣言,还有一类批评更加犀利。这就是来自当时巴黎文化圈子的集体炮轰。文化人猛烈批评埃菲尔铁塔的动机很明确:那就是一个素来以文艺、古典著称的巴黎名城,怎么可以修建一座傻大黑粗、工业气味突破天际的铁塔呢?这哪里是铁塔,这就是近代工业向古典的美丽的巴黎脸上吐的一口吐沫。

请注意,上面这两句并不是大锤的原创,当年巴黎文化和艺术界联名写信炮轰埃菲尔铁塔,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而这封抗议信结尾的署名人列出了一长串名字,其中包括小仲马、莫泊桑、左拉等等文学史上的著名大咖。

就是在这样铺天盖地的质疑之中,18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竣工。随后在巴黎世博会召开的半年时间里,埃菲尔铁塔真正展现了工业的力量,它在这期间接待游客将近200万人,一跃成为巴黎全城的著名景点。

而随后的年代里,虽然偶尔还是有人讨论是否要将这座铁塔拆毁,但是这座铁塔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130年的岁月洗礼之后,这座钢铁巨塔已经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之一

热门推荐

说一说,武汉大学樱花的来历,以及它所见证的中国历史

赏花踏青时:一个千年节日在中断百年之后,能否重生

80年前的今天,一桩举世震惊的刺杀发生,留下众多谜团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