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有着百余历史的新新饭店竟得名于《礼记》

 真友书屋 2019-04-25

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体现和城市个性的代表。在近代前,杭州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都会,城中可说是清一色的木构建筑。随着近代的西风东渐,西方建筑文化,包括设计手法或建筑元素如建筑式样、材料、装饰图案、室内装修与陈设等,逐渐传入中国及杭州。杭城的建筑开始向高层和多样化发展,呈现中西建筑风格交相辉映的局面,也加强了杭州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及认同,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突出内容。

西式建筑的出现对杭州旅游业影响甚大。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旅馆,杭州虽是著名旅游城市,但在民国前并无新式旅馆,只靠一些旧式客栈甚至会馆和寺庙来接待游客。

到民国时期,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尤其是沪杭铁路通车后游客的日益增多,杭州迎来了兴建新式旅馆的高潮。

受时风影响,这类旅馆在设计、建造时,一改中国传统建筑小规模、院落式的建筑风格,大都采用西方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建筑材料,转为高层楼宇化的大型现代建筑,加之于现代室内装修,从而基本达到西方近代大旅馆的硬件标准。据《杭州市经济调查》的记载:

“湖滨各旅馆多为新式建筑,空气光线均好,布置亦颇清雅,与上海南京旅馆之比较,则杭市真可称为廉洁。里西湖之新新旅馆、西泠饭店为达官贵人及外国人旅居之所。”

然而岁月沧桑,大浪淘沙,到今天这些在湖边的旅馆几乎都不复存在,唯有开设较早、规模较大、设施较全、管理较好的新新旅馆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此即是今天位于北山路58号的新新饭店中楼。

新新饭店侧面

新新旅馆最初的建筑是一座外廊式两层三开间小楼,屋顶是中式的戢山顶。其业主是在上海经商的宁波人何氏父子,故称何庄。1913 年商人董锡赓与何家商定在此开设现代旅馆,中文名“新新饭店”,寓中国古籍《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英文名“NEW HTOEL”。

1922年董庄落成后拍下的新新“全家福”

(老照片)

新新旅馆一挂牌营业,就引来八方游客,生意日渐兴隆。此时,求新求变的旅馆经理董锡赓看准商机,于 1922 年在何庄西侧盖了一幢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西式大楼,内设会议厅、藏书间、弹子房、听书馆、舞厅等,食宿、娱乐、卫生设施完善。新楼连同何庄共有大小房间近百个,仍用新新旅馆原名,并以其独特的圆顶、昂然的楼宇、别致的式样、幽雅的环境而成为环西湖的标志性建筑。

新大楼的建成营业,使新新旅馆顿然身价倍增,一下子跻身于国内一流商业旅馆的行列之中。当时一些旅游指南说:“新新旅馆建筑精美,风景天然,饮食一项,既备中西,且兼荤素,游湖者以居此为最适。”当时宾客云集,各界名流纷纷下榻于此,客房标价高时达每天约10 个银元,为杭州高档旅馆的最前列。在1929 年举办首届西湖博览会时,新新旅馆被组委会指定为唯一的家接待外宾的迎宾馆,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经年累月,新新饭店积淀起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一座记录杭州对外交流情况的“文物旅馆”。

新新饭店正面

图片来源书籍

文章原名《新式建筑与百年新新》

作者系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