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瞻嶷遥祝图序

 我读吴敏树 2019-04-25

  湘乡王君璞山,起诸生,以乡军战贼屡有功,朝命其官至湖北巡道,加衔按擦使。丁巳三月,自岳郡提军援江西,过长沙,问敏树之寓庐,而躬拜请曰:“錱前岁逐贼宁远,至于舜陵下,值吾父诞生之日,不得在家奉觞,瞻望白云于九嶷之峰上,意欲有识焉,乃取魏诗人《陟岵》之义,而为之图曰瞻嶷遥祝云者,先生当为錱一言。”余辞未敢,而请之至再。

  察君之意,似欲与诗人相发明者。古大夫以君命行役,不得奉亲,而自言其忧者,《三百》中屡见之矣。而《陟岵》诗人既瞻望其父母,又代为父母所以嗟已之辞,至于忧其不反,何其意之苦而言之迫哉!军者,志乎战者也,公家之急也,而诗人之忧其私,殆甚于公,战之气毋乃馁乎?是不然。圣人所以不禁人之私情者,以为尽其私,而后可归之义也。人之情一而已,私主乎情,公主乎义。其究也,义之所在,情即至焉。泉水载驱之女子,伸其情于诗,而卒抑之以义,不可谓其情之非其义也。《陟岵》之诗人,亦若是已矣。今王君以义愤起军其家,本奉其父母之命而出,而不能自胜于堂上奉亲之一日。其忠与?其孝与?岂有二者哉?余又载绎诗人之词而更为之说曰:“诗人之代其父母之嗟已也,必曰尚慎旃zhan哉。”盖战之道无过于慎,非故以免其身,乃以卒成其功也。孔子之慎战,与斋疾同,又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必慎然后知惧,必惧然后能谋。荀子之言为将,有五无旷,皆要之以敬。孙武书兵家之祖,其言犹多警畏,胥是道也。余前闻人传称王璞山威勇名,以为壮年果锐者,近始知君部众严整,常立于不败以取胜。及亲接君,容貌深静,言若不出口,私叹贤者不可测,君于慎之道,其至矣!以此为国家尽平群贼,益显荣其身,以福及其亲,其未有艾乎?

  注释

  王錱,字璞山。生三岁,母贺授以经,辄能背诵。十岁读书家塾,弱不好弄。日方哺,诸童为儿嬉戏,而錱不与。手《通鉴纲目》一册,默然凝视,心所领会,动形于色。湘乡之办团练,实錱倡之。太平军兴,王錱自募乡勇从军,为湘军早期重要将领。湘军老湘营部,系王錱一手创建调教而成。1857年病逝于江西战场,年仅33岁。王錱在世时,老湘营从300人渐渐增加,最后达到3000人之多。在江西战场常常击败数万太平军,1857年5-6月间几次大战杀掉太平军一万多人,自己只伤亡几十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太平军相互告诫“出队莫逢王老虎”。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陟岵》:《诗经·魏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魏地汉族民歌。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

  五无圹: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幸,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谓五无圹。意思是:总而言之,各项事业如果获得了成功,必定首先是因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事业;如果造成失败,必定是由于轻视这项事业。因此,严肃胜过懈怠,便能取得胜利,懈怠胜过严肃,便将自取灭亡;谋划胜过欲望,就事事顺利,欲望胜过谋划,就会遭遇不幸。作战如同守备一样,行动如同作战一样,获得成功则看作是侥幸取得。严肃制订谋略,不可废止;严肃处理事务,不可废止;严肃对待下属,不可废止;严肃对待兵士,不可废止;严肃对待敌人,不可废止,这些称为‘五不废’。

  今译

  湘乡王璞山,起于诸生,凭着湘军老湘营和洪贼战斗屡次有功,朝廷命他官至湖北巡道,加衔按擦使。丁巳(1857)三月,王璞山从岳郡率领湘军老湘营支援江西,经过长沙,来到敏树我的寓庐访问,他躬拜而请求说:“錱zhen前年追贼来到宁远,到达舜陵之下,正值我父亲诞生的日子,不得在家举杯敬酒,仰望九嶷山顶峰上的白云,想要有所见识,就取了《诗经·魏风》的一篇《陟岵》的诗义,而为它画了一幅图叫《瞻嶷遥祝图》的,请先生为錱写一篇序言。”我不敢辞却他的好意,而王璞山也是再三请求。

  我看王璞山的意思,好像想做个与《诗经》里的诗人相感发的人。古时候大夫因为君命在身去征战,不得侍奉双亲,而自言自语说他忧愁的,三百首《诗经》里多次见到这情况。而《陟岵》一诗的诗人既瞻望他的父母,又代为父母抒发忧感不尽的言辞,至于忧虑儿子征战不回来,他的想法何其痛苦言词何其急迫!从军的人,他所想的就是打仗的事,这是公家的急事,而诗人忧虑的是自己的私事,这私事几乎比公事厉害,这战斗莫非缺少勇气了么?其实不是这样的。圣人之所以不禁绝人的私情,认为人要是尽其私,然后就可以归于义。人们的感情是一样的罢了,私心主情,公心主义。要探究它,公义所在的地方,私情就会来到。《诗经》里《泉水》《载驰》的女子,她把自己的私情用诗歌抒发出来,而最终用公义压制自己的私情,不可以说她的私情不是她的公义。《陟岵》这首诗的诗人,也像这样完了。现在王璞山因为义愤从他的家乡募勇征战,本来就是奉他的父母之命而出山的,而不能克制自己到家宴上侍奉父亲一日。他忠吗?他孝吗?难道有这忠孝吗?我又从诗人的语词中记录理出头绪而更为他的说词说:“诗人代他父母的忧感罢了,一定说还要谨慎小心啊。”战争的窍门莫过于谨慎,没原因可以免除他的身祸,竟然终于成就了他的功劳。孔子是很谨慎小心战争的,与对待斋戒对待疾病的态度一样,又说:“遇事格外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后再做决定。”一定谨慎然后才知道惧怕,一定要惧怕然后才能够善谋。荀子说的为将之道,有五无旷,都总结为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孙武的兵书是兵家理论之祖,他的话更多警戒畏惧,这都是正确的说法。我前一向听闻人们传称王璞山的威勇名声,认为他是壮年中果断敏锐的人,近期才知道他的部众军纪严整,常常立于不败之地以取胜。父母在世承受君命,容貌的蕴集完满,说话轻言细语好像没发出声音一样,私下里感叹贤者不可估量,王璞山在谨慎小心这方面,他达到了极点!就凭这为国家尽力剿灭群贼,更显得他的荣耀,拿这福气惠及他的父母亲,他没有悔恨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