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求你们,别再为我好了!

 朝华读书 2019-04-25

文|朝华

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跟我吐槽,一边说一边哭。

她刚生了二宝不到6个月,原本是前途光明的外企白领,而且业绩一直不错。休产假前,老总已经找她谈过话,暗示她产假归来可以调到一个核心部门,再努力两年晋升副总希望很大。

但现在,回到工作岗位不到两个月,调动手续还没有全部办完,她不得不却递交辞呈,无奈回到家做起全职妈妈。因为之前各种花式劝她生二胎,并且信誓旦旦带孩子没问题的婆婆,突发高血压回老家静养去了。

一时间,委屈、压抑、焦虑,一起喷薄而出。

朋友原本是没打算要二胎的,大宝上学刚刚离手,这些年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着实已经非常疲惫,但是公婆一直想要他们再生一个,婆婆一直说:我是为你好,趁你现在还年轻,给孩子生个伴,我现在还能帮你带,要不再过几年你想生的时候,年龄大了更危险,如此BALABALA。老公在母亲的软磨硬泡中缴械投降,她坚持到最后,为了婆婆的“为你好”,最终妥协。

“为了你好”,这话差不多我们每个人都遭遇过。人生路漫漫,会有很多人在你前进的道路上跟你讲这句话,而且越是关系亲密的人,越会对你这样说,然后让你无从拒绝。

《奇葩说》曾经有个辩题“我是为你好,这句话扯不扯”,正方的观点是很扯,我简直再赞成不过——这句话实在太扯了。

上学时父母老师对你说:

“一定要考名牌大学,不然长大了就是做苦力活的!要选热门专业,兴趣爱好不能当饭吃!——我们这是为你好。”

“不许早恋,耽误学习,考个好大学,想要什么样的男/女孩子你找不着!——我们这是为你好!”

“你都上大学了!还不把心思放专业课上,你毕业了咋办?去街上讨饭么?长点心吧。——我这都是为你好。”

毕业后,亲朋好友对你说:

“工作要稳定,考公务员吧!——我们这是为你好。”

“什么时候找对象?人还是要有个伴,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行了!——我们这是为你好。”

“回来吧!你一个人在外面,将来谁照顾你爸妈?——我们这是为你好!”

甚至,夫妻、好友也可能对你说:

“她那样对你,你干嘛还要忍着她,你以为我吃饱了撑的要管你!”——我还不是为你好?”

“他那么穷你干嘛和他在一起,听我的和他分手吧!——我这都是为你好。”

“你整天写写写有意义么?能当饭吃么?能养活自己么?做点正事吧。——我说这些是为你好。”

“老婆,不让你出去工作,是心疼你!——我这是为你好!”

……

“为你好”、“为你好”,太多太多的“为你好”!可是,如果真的是为你好,为什么从来都不问问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好”到底是他们的“好”,还是你的“好”呢?

当然,我从不认为真心实意地为了别人好而提出一些建议是不对的,可是建议不是强迫,更不是逼迫。

甲之蜜饯,乙之砒霜。每个人的生活千差万别,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认知不同。你觉得好的,别人不见得就觉得好呀。

我有两位长辈,是我父母的朋友,他们几十年的交情,是看着我出生和长大的。两位长辈对我不可谓不好,可以说,对我关心爱护如亲子。但是,我却很打怵去看望他们老两口。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每次去看望他们,我都要因为他们的“为了你好”承受很大的压力。比如说,我吃素好多年了,这本来是我个人的事情,但是每每看望他们,这都会成为他们攻击我的话题。他们会不厌其烦的跟我讲“道理”,以证明吃素对身体有害,反复的劝我吃肉,甚至因此埋怨父母对我太过纵容。

我从最开始据理力争,到后来虚以为蛇,这真是个痛苦的过程。其实,我怎么会不知道老两口是因为疼爱我,所以才会关心我的饮食健康呢。但是,他们却从来听不到我的声音。

我是一个成年人,我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吃素与否这个问题上,我有过充分的考虑后才做的决定,并且这些年坚持下来,我的感觉很好,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我的身体也没有因此出现问题……但是,好似我的声音被他们自动屏蔽了,他们只会强调自己的道理。其实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呢?不是提供意见和建议给我参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我认同他们的观点,并且做出他们期望的改变。

诚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为我好的背后,更多的是满足他们的控制欲以及对权威的渴望。借着“为了你好”而想实现自己意志的才是他们潜意识的目标。

生活中,这样的“为你好”实在太多太多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一边拼命的想要逃离别人的“为你好”,但同时,我们却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比如:

孩子明明不冷,我们会害怕孩子感冒让孩子一定要多穿衣服。

强硬手段逼着老公戒烟戒酒。

闺蜜跟老公闹别扭,替人家强出头……

尊重自己的界限,尊重别人的界限

其实,看似“为你好”的动机,实则用亲情、爱情、友情作为筹码的逼迫和勉强,都是界限不清导致的后果。反映的是,我为了你好,你就得听我的这种心理。

界限,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在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无界限的纠缠,出发点是为别人好,结果却通常是双方都痛苦不堪。

以前,我听朋友聊过她老家农村的习俗,平时,家与家之间都是大门敞开的,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端着碗到别人家去吃饭聊天打牌下棋,除非对方出去远门,家里没人会锁下门。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是民风淳朴,邻里友好,互相信任的表现。

但是同时,我们要承认,这也显示了中国人缺乏的界限意识。

所谓界限意识,是指对人际关系的界限判定和认知程度。简单的说就是“跟我有什么关系”和“跟你有什么关系”。

“跟我有什么关系”,通常说的是别人的事,你可以态度分明地表示支持、反对、尊重、接受,却不能强加干涉。

“跟你有什么关系”,通常说的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才有权处理,也应该由自己负责,不能托付他人。

我们跟父母相处,有时我们会强烈反对父母的好意,有时父母会强行安排我们的生活,双方都不明白,关系再亲也要互相尊重。

我们和伴侣相处,总是喜欢牢牢地监视对方,无视对方的私人空间,无限放大猜忌、怀疑、小气、自私等负面情绪,让双方的感情出现裂痕。

我们和孩子相处,习惯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要求对方,用情感“绑架”对方,不尊重对方的感受,伤害了孩子还不自知。

我们不需要别人为了我们好,而对我们的事情横加干涉,同样,我也不要为了别人好,去强迫别人。

自己的事,在听取合理的意见之后,自己来决定;他人的事,我们提出合理的建议,不要强加干涉。

把握了界限感,我们才能就能打造完美的人际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