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药】第41期 •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黄芪

 369蓝田书院 2019-04-25

Apr 24

每周一药

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的每周一药,今天图图为大家介绍的是本地盛产的中药材——黄芪。

黄芪《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药性】甘,微温。双重趋向。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临床应用】

1.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 本品味甘,性微温,人脾经,善于补益脾气,升举中阳。①治脾气虚弱,倦息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分别与人参、白术配伍,即参芪膏,芪术膏;②治脾虚中气下陷所致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者,与人参、升麻、柴胡等配伍,如补中益气汤;③治脾虚不能统血之失血证,常与补气摄血、止血之品配伍,如归脾汤;④治中焦虚寒、腹痛拘急,与桂枝、白芍、甘草等配伍,如黄芪建中汤。

2.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 本品入肺经,补肺气,走表分而固皮毛。①治肺气虚弱、咳喘气短,与紫菀、五味子等配伍;②治表虚不固的自汗,与牡蛎、麻黄根等配伍,如黄芪散;③治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常与白术、防风配伍,如玉屏风散;④治阴虚引起的盗汗,与地黄、黄柏等配伍,如当归六黄汤。


3.气虚浮肿,小便不利 本品既能补气,又能利水消肿,治脾虚水湿失运之浮肿尿少者,与白术、茯苓、防己等配伍,如防己黄芪汤。


4.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 本品补气升发托毒,生肌敛疮,①治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与人参、当归、白芷等配伍,如托里透脓散;②治溃疡后期,疮口难敛者,与人参、当归、肉桂等配伍,如十全大补汤。

此外,本品甘微温,通过补气间接达到生血作用,可治血虚及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与当归配伍,即当归补血汤,与当归、川芎、熟地等配伍,如黄芪地黄丸。还能补脾肺之气,以利肺气布津,脾胃生化津液精微,达到生津止渴作用,治内热消渴,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地黄、麦冬、芍药等配伍,如黄芪汤。气旺则血行,本品通过补气又能间接达到通畅血行作用,可治气虚血滞不行的关节痹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与当归、红花、地龙等活血通络药配伍,如补阳还五汤。

【性能特点】黄芪味甘微温,其直接作用在于补气,特在温升,且升中有止,表现为补肺气重在固表止汗,补脾气重在升阳举陷。《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气旺能生血、摄血、行血、行津,故又常用于气血两亏之证,能补气以生血;用于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能补气升提以摄血;用于气虚血滞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痹痛,能补气以行滞通痹、用于气虚津亏之消渴,能补气以生津止渴;用于气虚水肿,能补气利水以退肿;用于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者,能托毒生肌,为“疮痛圣药”。

【用法用量】煎服,9~30日。治气虚卫表不固、疮疡脓成不溃溃后不敛者,多用生品;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多用于气血不足、中气下陷、脾肺气虚证。

【现代研究】主含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胡萝卜素、胆碱、甜菜碱、尼克酰胺,叶酸、亚油酸、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提高免疫和非特异性抵抗力、促进胃肠运动、利尿与抗肾损伤、促进造血、延缓衰老、抗肝损伤、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按语】金元时期,张元素提出黄芪“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本草备要》亦谓黄芪“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然黄芪只适宜气血亏虚,疮痈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收口,或阴疽流注、瘿疬痰核,不适宜于阳热实证的疮痈。

小测试

1

黄芪的功效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2

黄芪的主产地是哪?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3

黄芪的性味归经(   )。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甘,微温。双重趋向。归脾肺经。

以上就是本次的每周一药,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图有话说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