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就是简单的主页

 边城晚风 2019-04-25
易经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看到批判者都在用“易经不是科学”来批判易经,这就是大错特错了,这样批判的人,一定不了解易经,而且,也不懂科学。易经当然不是科学,易经是社会学,是哲学!如果拿“科不科学”作为评判易经是否正确的标准,那绝对很不科学!比如说,你要不要孝敬你老丈母娘?你要不要拍领导马屁?你发了工资要不要交给媳妇?你讨不讨厌一个人?这一仗要不要打?这是科学问题吗?能用“科不科学”来评价吗?能因为“这不是科学”认为孝敬丈母娘、拍领导马屁、工资上交媳妇、讨厌一个人、这一仗打不打是迷信吗?风马牛不相及吧?!所以,在挥舞“科学主义”的大棒之前,得先明白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社会学,什么是哲学。把这些学科的领域搞清楚,然后再发表看法,否则一张口就犯低级错误,闹出笑话。所以,不是科学,未必是迷信,这类事物反而占绝大多数。生活、日常、社会学、政治学、文学、文艺、美食、爱情,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既不是科学又不是迷信。反倒是认为非科学即迷信者,一定不懂科学,也一定不懂社会学和哲学。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站在不同的视角,就会建立不同的理论模型。(我这里恰恰不是在否定科学,真正懂科学的人会知道我在说什么。)比如“地心说”,选取以地球为原点的参照系,来表述恒星和行星的运动规律。但是这个参照系极其低效,作为整体性理论则会漏洞百出,星体运动轨迹会变得非常复杂,而无法用一个简单的算法来表述,大名鼎鼎的“水逆”“火逆”就是在这个视角下产生的。在这个视角下(参照系),想用一个统一理论整合所有的恒星和行星轨迹,就会顾此失彼,漏洞百出,就要打补丁,做很多球层,但是这个参照系下的模型补丁会无限多。而日心说选用以太阳为原点的参照系后,太阳系星体和其他恒星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模型效率极大提高,三个开普勒定律就解决了问题。更大尺度的星系、星系团等,则采用星系或星系统中心为原点,星体之间的关系都能简单清晰的描述。所以科学是选定一个视角之后(参照系),在这个视角上建立的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模型,或者说解释口径,然后用实际观测数据来校验这个理论模型是否正确。观测数据又与观测工具的精度有关,所以更宏观和更微观后,原来的解释口径和观测数据不符,理论被推翻,然后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更宏观高速和更微观高速下的新产物。所以,科学自己都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发展,在这个角度说,科学根本不能也不可能成为任意挥舞的大棒。另外,科学是建立在三个假设上的。这个大概很多人不知道。这不是哲学家说的,而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整个科学体系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一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有个客观世界,这是一个假设;二是如果存在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是有规律的,这是假设;三,如果这个客观世界存在规律,我们能彻底认识这种客观规律,这是假设。”这个结论大家可能感到很意外,但却是科学界所不得不承认的。因为科学体系是建立在公理之上,公理无法被证明,所以只好默认为无需证明,但这个没有被证明的公理本质上只是个“假设”,所以整个科学体系建立在“假设”之上。这是有数学证明的。任何一种思想都建立在某个假设之上(现在学界称为“思想的河床”),这个假设是无法被证明,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请仔细去想吧,所有的思想都是这样的。比如,你的生日,你用任何方法都不能找到一条客观证据证明你真的出生在那一天。(电影《楚门的世界》就是在说这个道理,你可能被所有人骗了。)所以,我们已经说清楚科学是什么了,我们再来说说《易经》。易经是世界观,是方法论。既然是三观,当然有它的应用领域。从世界观角度看,《易经》把万事万物都纳入八卦乃至六十四卦,抽象成三个爻或六个爻,就能迅速地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特点。把握住了主要矛盾,也就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方法论。起卦和断卦正是以上的过程。所以《易经》就是巧妙的借助“卦”(抽象符号)这种工具,迅速地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大智慧,大境界,化繁为简(归纳法),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快速求出答案。这就是“占”的本质,并非迷信。如果你懂易经和卦,你会就知道“占”的过程就是化繁为简,抽象化,找主要矛盾,找解决方法。所以荀子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是因为掌握了易的思维模式,就无需借助“占”这个过程,无需借助“卦”这个工具,就能合理地思考出正确的结果。所以说,《易经》是一种思维模式,是方法论。《易经》本身是具足“象数理占”四者的。在《易经》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侧重、有不同视角,历史上也有否定义理而重占卜的,也有否定占卜而重义理的,但这都不是《易经》本有的高度。在《易经》的应用过程中,一定有以《易经》为幌子来招摇撞骗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骗子而否定《易经》。历史上也有借助科学来行骗的,能因为科学骗子而否定科学吗?同样不能。所以,1,《易经》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2,《易经》是哲学和社会学,具体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世界观和方法论;3,《易经》的“占”是一种抽象分析方法;4,“科学主义”的错误之处在于不了解科学其实是站在某个视角的自圆其说的数学解释口径,并不是一把能评判一切的尺子。5,认为“非科学即迷信”的人,既不懂科学,也不懂社会学和哲学。6,批判《易经》的人,往往不了解甚至都没好好看过《易经》。再补充几句:批判《易经》的文章里还有一些很幼齿的观点,比如说,“咱们的航母、卫星、高铁哪样是《易经》发明的?《易经》就是迷信。”逻辑上错在哪我就懒得解释了,回赠一个同样的例子送给说这种话的人:“咱们的航母、卫星、高铁哪样是你吃饭发明的?所以你吃饭就是迷信。请你不要再浪费宝贵的大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