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 新《政府会计制度》2017年10月就已发布,明确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鼓励先行先试。时至2019年4月,据了解情况,普遍执行效果并不乐观,很多单位无从下手,观望者众,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这阶段的工作多如牛毛,根本无暇学习;二是财政部门组织举办的培训,时间短,讲解差,不具实用指导性;三是单位不重视,很多基层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也舍不得掏钱买软件、安排人员培训;四是制度本身设计就不成熟,直至现在还在打补丁出解释。 以上,小编深以为同,“大繁若简,大成若缺”,对于平行记账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捣蛋,将核算工作复杂化。大家现在最大的难处就卡在衔接阶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衔接如果不准确,后面也将漏洞百出。 为此,本公众号邀请同行“紫忆”撰文,推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过程中大家关心问题的个人学习心得供大家探讨交流。我们希望抛砖引玉,海纳百川,欢迎致力于政府会计学习研究的朋友加入我们的团队,提供智力粮食,造福同行,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选择大家的痛点:新旧衔接预算会计科目的余额验证。本文纯属业务交流,若有错漏,敬请指正! 原文:新旧衔接后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的验证公式
作者:紫忆(m6831968319) ,湘妹子,长期从事一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对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有其独特理解,受小编特邀在本公众号平台陆续发布其个人学习心得,以飨读者。 时间进入2019年4月下旬,各单位的新旧转换也基本做得差不多了,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衔接的难点之一就是新账预算会计结余类科目余额的确定,紫忆总结了2个重要验证公式,供大家参考,后期将陆续举例分析验证这2个公式。 不少网友疑惑咨询:如何检验政府会计制度的新旧转换是否衔接正确?新帐财务会计的“广义货币资金”与预算会计的新帐“资金结存”有何对应关系?新帐财务会计的“累计盈余”与新帐预算会计科目“资金结存”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下面我们将一一解开谜团: 
新帐财务会计的“广义货币资金”(广义现金类)与预算会计的新帐“资金结存”有何对应关系? 一.财务会计的“广义货币资金”(广义现金类)包括哪些科目?
1001 | 库存现金 |
|
| 1002 | 银行存款 |
|
| 1011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
| 1021 | 其他货币资金 |
|
| 1201 | 财政应返还额度 |
|
|
二.新账预算会计的“资金结存”对应哪些预算结余科目? 1、“资金结存”是什么? ①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原文:“本科目(资金结存)核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的流入、流出、调整和滚存等情况”。 ②其实质,资金结存反应的是预算资金,其实就是以资金形式存在的那部分净资产。 2、什么是预算资金? 2015年新的预算法实施之后,就是全口径预算管理,属于你单位的钱就是预算资金。否则,你银行里面钱再多,如果是别人的就不能往自己“预算资金”的口袋里装,这就是为什么要理清偿还性资金、受托代管资金、应缴财政的资金。 3、预算结余科目包括哪些? 8101 | 财政拨款结转 |
|
| 8102 | 财政拨款结余 |
|
| 8201 | 非财政拨款结转 |
|
| 8202 | 非财政拨款结余 |
|
| 8301 | 专用结余 |
|
| 8401 | 经营结余 | 年末一般无余额 |
| 8501 | 其他结余 | 年末应无余额 |
| 8701 |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 年末应无余额 |
|
4、新旧衔接时,预算结余科目及其对应的“资金结存”明细表如下: 预算结余科目 | 对应的“资金结存” | 8101/8102 | 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 | 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8201 | 非财政拨款结转 |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8202 | 非财政拨款结余 |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8301 | 专用结余 |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8401 | 经营结余年末一般无余额,如有借方余额为亏损。 |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贷方) | 8501 | 其他结余(年末应无余额) | ———————— | 8701 |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无余额) | ———————— |
注:①行政单位只有“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及其对应的'资金结存'。 ②“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末无余额,所以在“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对应的“资金结存”明细中没有“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新帐财务会计的“广义货币资金”期初余额与预算会计的新帐“资金结存”期初余额的平衡公式 一.基本公式:“资金结存”=“广义货币资金”+加:可收回的应收款项(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及未调整的挂账)-减:应支付的应付款项(未纳入预算的资金及未调整的挂账)
二.平衡公式涉及的科目列举 (1) | 财务会计的“广义货币资金” |
|
| 1001 | 库存现金 |
|
| 1002 | 银行存款 |
|
| 1011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年末为0 |
| 1021 | 其他货币资金 |
|
| 1201 | 财政应返还额度 |
| (2) | 加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及未调整的应收款项挂账 |
| ①未调整的应收款项挂账(包括呆账及无法查明是否与收支有关的历年挂账) |
| 其他应收款—未调整的挂账 |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未调整的挂账 |
| 预付账款—未调整的挂账 |
| 短期投资—未调整的挂账 |
| 存货—未调整的挂账 |
| 长期股权投资—未调整的挂账(用现金资产投资取得的) |
| 长期债券投资—未调整的挂账 |
| 注:A.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原账“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科目的余额,减去已支付(预付)预算资金但尚未计入预算支出(如存货、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金额,区分财政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非财政非专项资金,分别调减新账“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科目及其对应的“资金结存”; |
| B.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原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的余额,减去已经计入预算收入但尚未收到预算收入(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的金额,调减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其对应的“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 C.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原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的余额,减去“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用现金资产投资取得的”和“长期债券投资”的金额,调减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其对应的“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 D.上述8个科目的余额明细分析见财会【2018】3号中,行政和事业单位均为附表2。理论上除了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和长期挂账的呆账(将来不一定列支)外,其余均要进行调减,但因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没有进行衔接前最关键的一步“清产核资”,无法区分或不懂如何区分或没有区分,在新旧转换时未对上述科目全部或部分进行调整。此处总结平衡公式时,把这些科目列示出来,是为了验证公式,并不是说不要调整。 |
| ②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
| 其他应收款—需要收回及其他 |
| 库存现金—受托代理资产 |
| 银行存款—受托代理资产 | (3) | 减去: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及未调整的应付款项挂账 |
| ①未调整的应付款项挂账(包括呆账及无法查明是否与收支有关的历年挂账) |
| 其他应付款—未调整的挂账 |
|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未调整的挂账 |
|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未调整的挂账 |
| 注:上述4个科目的的调整原理同上,均要进行分析后调增,但因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没有进行衔接前最关键的一步“清产核资”,无法区分或不懂如何区分或没有区分,在新旧转换时未对上述科目全部或部分进行调整。此处总结平衡公式时,把这些科目列示出来,是为了验证公式,并不是说不要调整。 |
| ②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
| 应付政府补贴款 |
| 应缴财政款 |
| 受托代理负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
| 其他应付款—收取的押金/存入保证金/转拨款项/暂收款项 | (4) | 预算会计的“资金结存” | 平衡公式即:(1)+(2)-(3)=(4) |
新帐财务会计的“累计盈余”与新帐预算会计科目“资金结存”的平衡公式 一.基本公式:财务会计新帐“累计盈余”=新帐预算会计科目“资金结存”十库存物品、在途物资、在建工程、政府储备物资、文化文物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科目帐面价值(原值一累计折旧)【即不包括“受托代理资产”】+财务会计科目的预算内全部应收款项-财务会计科目的预算内全部应付款项(含长期借款)-专用基金【全部为新账余额】 二.平衡公式涉及的科目列举 (一)新账预算会计科目“资金结存” 1.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 2.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一般在年末为0 | 3.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对应)—实有资金 |
| 4.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对应)—往来资金 | 注:未调整的呆账 | 5.资金结存—货币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对应)—实有资金 |
| 6.资金结存—货币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对应)—往来资金 | 注:未调整的呆账 | 7.资金结存—货币资金(非财政拨款结余对应)—实有资金 |
| 8.资金结存—货币资金(非财政拨款结余对应)—往来资金 | 注:未调整的呆账 |
(二)加:库存物品、在途物品、加工物品及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科目帐面价值(原值一累计折旧)—为预算内的资产科目,不包括“受托代理资产”
科目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在途物品 |
|
| 库存物品 |
|
| 加工物品 |
|
| 政府储备物资 |
|
| 在建工程 |
|
| 工程物资 |
|
| 固定资产 |
|
| 保障性住房 |
|
| 文化文物资产 |
|
| 公共基础设施 |
|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
|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
|
|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 |
|
| 无形资产 |
|
|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
|
| 合计 |
|
| 借贷差 |
|
|
(三)加:新账财务会计科目的预算内全部应收款项(即不包括暂收暂付、押金性质等与收支无关的应收款项) 注:上述预算内科目均为在新旧转换时调减了的科目,如未进行调减则不加。 (四)减:新账财务会计科目的预算内全部应付款项(即不包括暂收款、存入保证金、押金性质及各类转拨款项等与收支无关的应付款项) 应交增值税 |
|
| 其他应交税费 |
|
| 长期应付款 |
|
| 其他应付款—预算内应付(如各类工资代扣款项) |
|
| 应付职工薪酬 |
|
| 应付账款 |
|
| 短期借款 |
|
| 长期借款 |
|
| 预收账款 |
|
|
注:上述预算均为在新旧转换时调增了的科目,如未进行调增则不减。 (五)减:专用基金 (一)+(二)+(三)-(四)-(五)=“累计盈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