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那个朝代的“怪类”,他与一般的富家弟子不一样,他不喜欢追求功名利禄,不喜欢大人们口中所说的四书五经,他喜欢的是自由和洒脱,并且他虽然是富家子弟却又不同于薛蟠这样的性格,贾宝玉更多的是追求思想上的自由和解脱,所以同样是娇宠,薛蟠确确实实是被宠坏了,失去了自己本性的孩子,而贾宝玉则是在宠爱中,希望找到自己“自由”的路线。 ![]() 贾宝玉是反对封建压迫的一个顽固分子,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相比林黛玉也是如此,林黛玉孤傲清高,不追名逐利,一心只在贾宝玉身上,贾宝玉因此正是喜欢林妹妹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相比,薛宝钗则是封建社会的典范,在维护封建者的眼里,薛宝钗就是一个完美女性,她懂太多的封建礼俗,三从四德等等。薛宝钗也是维护并且严格恪守封建礼教的一个女性,所以宝玉不喜欢。 ![]() 另外,宝钗的价值观与宝二爷背道而驰。宝玉最厌恶官场和八股文章。在宝二爷看来,官场污浊腐朽不堪,官场上的人也被污染得污浊不堪,他称官场上的男人是“须眉浊物”、“国贼禄鬼”,他不愿自己也成为国贼禄鬼的须眉浊物,所以他喜欢在内帷里与丫环小姐们厮混。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 便觉浊臭逼人。”那个时候女人不做官,没有染上官场的腐败气息,他喜欢的是女儿思想的干净。 ![]() 他还说过:“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女孩儿被社会势利俗气熏染后,也会污浊不堪,他也不喜欢。宝钗、袭人、湘云不失时机苦口婆心的劝他,要他时常去会见当官的,学些做官的学问。这些话,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良药忠言,是停机之德的美言,但在宝二爷听来,却是“混帐话”,非常逆耳,有负天地对女儿钟灵毓秀之德。 ![]() 他觉得宝钗、袭人之流,即使再贤德,外表再美丽,也不过是“没有光彩宝色”的死珠,将来还会变成鱼眼睛。宝玉为了逃避官场和写八股文,躲在闺阁中与姐妹们厮混,在社会上与戏子琪官、与情种秦钟厮混,与黛玉一起读《西厢记》、《会真记》、《庄子》等杂书,被贾政、薛宝钗等正统思想的人斥之为不务正业,离经叛道。 ![]() 只有林黛玉,虽然不明确支持,也不明确反对,而黛玉在贾府中不刻意讨好各色人等,远离是非,洁身自好的做法,与宝玉远离官场,混迹于闺阁内帷的做法若合一契,是价值观的暗合,难怪他们能够互相视为知己,且至死不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