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感动的爱国诗篇: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

 肉伯伯 2019-04-25

演奏家网

中西乐器精彩演奏视频、名家名曲、作品简析、演奏技巧、乐理基础、合唱艺术,多方位展现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像贝多芬那样笔耕不辍,历时五年(1874-1879)创作出一部雄浑壮阔的爱国诗篇,即世界著名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的《沃尔塔瓦河》就是该套曲的第二乐章,常被世界各大乐团作为单曲演奏。

听听!这是多么形象又具有诗意的爱国篇章:

交响诗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 来自演奏家网 00:00 12:42

这是1983年柏林的除夕音乐会。75岁的卡拉扬拖着带病的身子,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这首不朽的名作。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内最长的河流,纵贯南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捷克人,是捷克民族的母亲河,倾注了无数捷克儿女对它的依恋和情感。

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分别来自波希米亚森林中的泰普拉伏尔塔瓦河和斯图代纳伏尔塔瓦河,就像斯美塔那题记中写的那样:”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

音乐正是基于曲作者的描述而展开。一开始,用长笛、单簧管吹出弱起渐强的曲调,分别代表两个源头的小溪流水,同时加入提琴拨奏,令旋律呈小调式音阶上下行起伏,生动地描绘出两股溪流竞相奔跑的画面。这里,流畅的木管旋律就是清澈的溪水,脆亮的弦乐拨奏就是撞击岩石的水花声。仔细听,是不是非常的形象。

两股源头汇聚后,河床变宽,音乐气势加强,一路奔流不息。经峡谷平原,时而湍急时而平缓,音乐适时地随之变化。大小调交替,声部的增删,木管组、弦乐组、铜管组及打击乐都在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说开始描写的两股小溪,音乐有如涓涓细流优美动听,那么,溪流合二为一后音乐就变得丰富多姿了。在这个过程中,水的描写依然是主流,但流速和势头在变,或壮阔或舒缓,或飞流直下或风平浪静......这些都能从音乐的调性、色泽、强度等分辨出来。其次,从典型的波尔卡节奏、号角般的管乐等特征我们又能感受到沿途两岸的风光和民俗风情。

难道不是么?欢快的波尔卡就是捷克最崇尚的民间舞蹈,一旦它出现,就是人们在载歌载舞。而音乐中那几句浑圆悠长的圆号声,就好比狩猎人的号角,预示着他们正在森林里展开......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曲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以诗情画意的音乐,赞美了祖国山河,讴歌了勤劳的人民,也使观众受到了极大的艺术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