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姓》一文,相传为北宋人撰写,作者已不可考。《百家姓》是旧时教育儿童识字的一篇通俗性韵文,在民间影响极大,仅就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来说,七旬老妪、黄发幼童,鲜有不能随意口赞几句的。
从古到今,流传于民间的《百家姓》有很多版本,它们当中有的记载姓氏达1000多个,有的则只有200余个。明清以来流传最广的一种版本,全篇560余字,辑有姓氏441个。《百家姓》中重复字为数较少,故能在较短篇幅内,最大量地尽其教人识字之能。加之编排、剪裁得当,读来琅琅上口,颇富韵律美感,更是令人非至终篇不忍释手。
虽然是儿童识字的启蒙读物,《百家姓》却通常以“真、草、隶、篆”四种书体刊印而行,这就更能引发儿童读书识字的兴趣,兼获一举多得之效。
《百家姓》是由“百姓”一词演绎而成,意即普天下的姓氏,所以名义上称为“百家姓”,实际上姓氏的数量远不止100家。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统计,我国汉族目前使用的姓氏有3000多个,如果以收集到的古今姓氏计算,则已超过8000多个,几近10000之数了。
《百家姓》并不是严格依据某姓人数的多寡次序排列的,《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完书于北宋初年,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的姓是赵氏,“赵”自然成为那时“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又宋时吴越王的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
就现今的情况看,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人口普查资料,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的结果,是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7.9%。除李姓外,按照人口的多寡,依次是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锺、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前100名中,前19名都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