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岁少年跳桥身亡:妈妈,求你少骂我一次好吗?

 菊花廿六 2019-04-25

昨晚,一则17岁少年跳桥自杀的新闻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4月17日晚,一位男孩在滚滚车流的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只剩下男孩妈妈在马路边上声嘶力竭的哭喊。

据了解,那天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冲突矛盾,妈妈知道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最终,男孩承受不住压力,于是选择冲下车从卢浦大桥跳了下去。

视频很短,但是冲击感十分强烈。

每看一次,我都为男孩跳下去的绝望身影与妈妈跪地哀嚎的场景所刺痛。

很多人总说,现在的孩子各个都有“公主病”。

说说不听,打打不得,语气稍微重点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但是他们是否会回过头来想:

为什么父母不能选择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选择更好的沟通方式呢?

世界上最痛心的,莫过于我真的爱你,却不懂怎么去爱你。

中国父母多秉持一个教育观点:爱之深,责之切。

所以不论孩子是否做错了事情,他们总会选择用最为严厉的方式去对待。

之前《少年说》中,有一幕让我十分痛心。

一个女孩在现场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你总要拿我跟别的孩子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而妈妈只是淡淡地告诉她:“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要是不打击一下,你就会有点飘。

听到这里,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但还是弱弱地向妈妈说到:“我说过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然而妈妈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推你一把。

女生发现,无论自己怎么恳求,都无法劝服自己的妈妈,于是黯然走下了台。

这期节目刚播出时,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大家纷纷表示,这段对话,就是小时候自己与父母对话的重现。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存在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候轻飘飘的几个字,就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多少父母,坚信着“玉不琢不成器”的理念,动辄便对孩子进行责备与谩骂。

却不知道,正是这种语言暴力的方式,会一步一步地摧毁孩子的自信心,给他们的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有些父母自以为的爱,都是一把把插向孩子心头的利刃。

曾经看到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拥有爱与懂得去爱,却存在着天差地别的鸿沟。

姜文就曾在《十三邀》中,说出了自己与妈妈处不好的关系,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失败。

姜文当年考上中戏的时候,兴冲冲地拿着通知书给妈妈看,想让她高兴。

没想到妈妈只是说了一句:“你那一盆衣服没洗呢,别跟我聊这个。”

出演《红高粱》之后,姜文红遍全国。

如果换成是一般人的父母,肯定是骄傲得不得了。

但是他的妈妈却很淡然,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没有任何表示。

为了讨妈妈的欢心,他在出名后曾经给妈妈买了一所房子。

但妈妈不喜欢那房子,根本不去住。

姜文说自己不知道怎么能让妈妈为自己做的事高兴,他似乎穷尽一生都没有让妈妈为自己感到自豪。

长大后,他理解了妈妈的冷暴力教育方式。

但是他心中依然有一个结,为什么自己已经获得了这么大得成就,而且足够孝顺,但是仍不能让她展颜一笑。

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他再也没有办法向她证明自己,也没有办法去弥补二人之间的关系。

这成为了他一生都无法解开的死结。

说实话,我相信姜文的妈妈是深爱着自己儿子的。

但是她的爱却披着狰狞的面孔与獠牙,将自己的儿子刺的遍体鳞伤仍不自知。

她可能想不到,自己的教育与沟通方式,会成为一个牢笼,把儿子一辈子都困在其中,无法走脱。

父母一味对孩子责骂带来的伤害有多大,你们真的想象的到吗?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经发布过一组父母语言暴力的海报,血淋淋地揭露了这种伤害到底有多深: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天天毛手毛脚,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这组海报,将父母责备孩子带来的伤害,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这种方式带来的创伤,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抹去。

还记得前段时间热播剧《都挺好》的苏明玉吗?她可以说是这种家庭孩子最为典型的体现了。

虽然她从小品学兼优,但是奈何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里。

妈妈责骂,爸爸不管,哥哥欺负,最终将她逼到了离家出走的地步。

即便后来她功成名就,但是内心深处依旧无法摆脱家庭对她带来的伤害。

以至于后来在面对家人时,她显得十分小心谨慎,总会采取一种较为冷漠与坚硬的态度,以此来保护自己。

家庭冷暴力,让她的一生都蒙上一层阴影,而且日日夜夜折磨着她,让她无法走出来。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父母的一句话,可能已经决定了孩子后半生的性格走向。

父母们应当明白,即便你的出发点再好,语言暴力也是没有半点作用的。

这不仅不会让孩子成才,甚至可能会酿造成苏明玉式的家庭悲剧。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语对孩子产生的杀伤力。

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过: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不明白这一点,所以总是选择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他们总抱着“孩子长大就明白我现在苦心”的希望,认为孩子长大后就会理解自己。

但是,不被孩子接受的爱,等于没有爱,甚至会演变成为恨。

请记住,孩子的世界和他们的身高一样,永远比父母矮一截。

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因为他们真的不懂,他们只能用自己最直观的感觉去判断一件事情好与不好。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多去了解与沟通;

在孩子取得成绩时,也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与夸奖。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夸奖能让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喜悦。

最好的父母,永远不会靠打骂堆砌起来的威严,而是靠理解沟通带来的温暖。

少一点责骂,多一点沟通,让你的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不要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